
公正誠信。《三國志·魏志·崔琰傳》:“時未立太子, 臨菑侯 植 有才而愛。 太祖 狐疑,以函令密訪於外。唯 琰 露闆答曰:‘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将仁孝聰明,宜承正統。 琰 以死守之。’ 植 , 琰 之兄女婿也。 太祖 貴其公亮,喟然嘆息,遷中尉。”
“公亮”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光明。以下是詳細解釋:
“公亮”由“公”和“亮”兩字組成,意為公正誠信、光明磊落。其中: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記載曹操因崔琰在立嗣問題上直言不諱,稱贊其“公亮”并升遷官職。後世多用于褒揚人物品德,例如北宋名臣曾公亮因清廉正直得名,其事迹被引用為典型。
“公亮”作為形容詞短語,強調道德層面的正直與光明,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對人物品行的評價。其核心内涵是無私、誠信、坦蕩,適用于正式或書面語境。
公亮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人名。它通常代表一個人在公衆中閃耀、出衆的形象。此外,公亮也可以表示一個人在行動中顯露出來的耀眼和傑出的品質。
公亮由兩個部首組成:公(一心瞻往下),亮(京上兩點)。公的拆筆畫是3畫,亮的拆筆畫是8畫。
公亮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公(gōng)表示公衆、官方的意思,亮(liàng)表示明亮、閃耀。因此,組合起來,公亮就表示在公衆中顯得明亮和耀眼的形象。
公亮的繁體字是「公亮」,沒有任何變化。
在古時候,公亮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比如,在《康熙字典》中,公亮的寫法是「工亮」。這是因為漢字的寫法會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改變。
1. 他一出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真是個公亮的人物。
2. 她的才華和努力讓她在音樂界嶄露頭角,成為了公亮的存在。
3. 作為一個公亮的企業家,他一直受到媒體的矚目。
公明、公正、公道、公式、公共
出衆、傑出、耀眼、顯著、矚目
平凡、普通、黯淡、不起眼、不顯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