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四·楓柳》﹝集解﹞引 蘇恭 曰:“楓柳出 原州 ,葉似槐,莖赤根黃,子六月熟,緑色而細,剝取莖皮用。”
“楓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解釋主要來源于植物學及古籍記載。以下是綜合各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楓柳指一種木本植物,屬于落葉大喬木,其形态特征為:
文獻記載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木四·楓柳》中引述蘇恭的描述,指出其産地為“原州”(今甯夏固原一帶)。
名稱辨析
楓柳是一種古籍記載的喬木,以葉似槐、莖赤根黃為特征,主要分布于古代原州地區,樹皮可作特定用途。如需進一步了解其現代分類或藥用價值,建議參考植物學專業文獻。
楓柳,通常指的是“楓樹”和“柳樹”,也可以指代其葉子或其他相關事物。
楓:木(本)+風(豐)= 8筆
柳:木(本)+協(十)= 8筆
“楓柳”一詞源于漢語,即現代标準漢語。它的繁體字為“楓柳”。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也會有些許不同。可惜,我暫時找不到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
1. 秋風吹過,楓柳紛紛落葉,蕭瑟而美。
2. 楓柳之間,一片金黃,如詩如畫。
1. 楓樹
2. 柳樹
3. 楓葉
4. 柳枝
5. 楓木
1. 楓樹:楓木、紅楓
2. 柳樹:垂柳、柳條
1. 楓樹:松樹、榆樹
2. 柳樹:桦樹、白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