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餓的意思、槁餓的詳細解釋
槁餓的解釋
謂窮困饑餓。 鄭觀應 《盛世危言·鐵路》:“彼此相較,貧富相形,而欲邊境之民盡甘槁餓而不為敵人用也,其可得哉?” 景耀月 《讀史感言》詩:“槁餓直至今,遑雲千載後。”
詞語分解
- 槁的解釋 槁 ǎ 枯幹:槁木。枯槁。槁悴。槁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 古同“藁”,草。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餓的解釋 餓 (餓) è 肚子空,想吃東西,與“飽”相對:我不餓,你吃吧!饑餓。餓殍(餓死的人)。 使受餓:注意别餓壞了。 饑飽 筆畫數:; 部首: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槁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槁餓”指因窮困而陷入饑餓的極端狀态,強調物質匮乏與身體憔悴的雙重困境。
二、字義分解
- 槁(gǎo):原指草木枯幹,引申為幹癟、憔悴的狀态,如《孟子》中“槁項黃馘”形容人面黃肌瘦。
- 餓(è):特指嚴重饑餓,程度比“饑”更深,如《韓非子》中“家有常業,雖饑不餓”。
三、文獻例句
- 鄭觀應《盛世危言·鐵路》:“邊境之民盡甘槁餓而不為敵人用也,其可得哉?”(表達貧困導緻民心不穩)
- 景耀月《讀史感言》:“槁餓直至今,遑雲千載後。”(描寫饑餓的持久性)
四、相關詞彙
- 近義詞:饑馑、窮餓
- 反義詞:飽足、豐裕
- 關聯成語:槁木死灰(形容毫無生氣)、餓殍遍野(極端饑餓的社會景象)
五、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災荒、戰亂中的民生困境或文學作品中渲染凄慘境遇,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屬書面化表達。
可通過滬江線上詞典或漢典查閱更詳細釋義及原始文獻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槁餓是一個表示饑餓枯萎的詞彙。它的部首分别是木和餓,其中木是指木頭或樹木,餓則表示饑餓的意思。槁餓的字形比較簡單,總共有9個筆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由“槁”和“餓”兩個字合并而來。在繁體字中,槁餓的寫法與簡體字雷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現代漢字中的槁餓寫法已比較固定。例句:他一連幾天沒有吃飯了,看上去瘦得槁餓。槁餓可以與饑餓、幹癟等詞語搭配使用,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含義。反義詞可以是飽足、充盈等詞語。 如果你有其他的問題,我會很願意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