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用糧秣。《孫子·作戰》:“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史記·荊燕世家》:“燒其積聚,以破其業,無以給 項王 軍食。” 唐 韓愈 《崔評事墓銘》:“連歲大穰,軍食以饒。” 清 魏源 《<聖武記>叙》:“故昔帝王處蒙業久安之世,當渙汗大號之日,必虩然以軍令飭天下之人心,皇然以軍事軍食延天下之人材。”
“軍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軍隊的糧食供應或軍用糧秣,具體解釋如下:
軍事意義
軍食在古代戰争中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士兵的生存與戰鬥力。例如《孫子·作戰》提到“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強調通過奪取敵方糧草補充軍需。
曆史上因軍食短缺導緻戰敗的案例屢見不鮮,如《史記·荊燕世家》記載楚漢戰争時“燒其積聚,無以給項王軍食”,說明糧草被毀對軍隊的緻命影響。
延伸用法
現代語境中,“軍食”可比喻為組織或團體中必需的後勤物資。例如清代魏源在《聖武記》中以“軍事軍食”并提,強調糧秣與軍事行動的關聯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孫子兵法》《史記》等文獻。
《軍食》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 軍(冖+冂) 食(食)
拆分筆畫: 軍(4畫) 食(9畫)
來源:軍食一詞最早出現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它是中國軍隊在部隊部署和行動期間,為士兵提供的食品的統稱。
繁體:軍食
古時候漢字寫法:軍(軍) 食(飠)
例句:我們的部隊每天都提供健康營養的軍食。
組詞:軍隊、部署、行動期間、士兵、食品
近義詞:軍糧、軍用食品
反義詞:民食、民用食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