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稾草的意思、稾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稾草的解釋

草稿。初步寫出的文稿。《後漢書·南匈奴傳》:“今立稾草并上,曰:‘單于不忘 漢 恩,追念先祖舊約,欲修和親,以輔身安國,計議甚高,為單于嘉之。’”《明史·楊慎傳》:“﹝ 楊慎 ﹞預修《武宗實録》,事必直書。總裁 蔣冕 、 費宏 盡付稾草,俾削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稾草

一、基本釋義

“稾草”指收割後未經精細處理的農作物莖稈,特指稻、麥等谷類作物脫粒後剩餘的幹枯莖葉。在傳統農業中,稾草常用于牲畜飼料、燃料或肥料制作。《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禾稈;稭稈”,強調其作為農業廢棄物的原始狀态。

二、字源與構成

三、相關用法與延伸

  1. 農業用途:

    稾草是傳統農耕的重要資源,如《齊民要術》記載“稾草積垛,以備冬飼”,說明其作為牲畜越冬飼料的用途。

  2. 現代應用:

    在環保領域,稾草可通過發酵制成有機肥或生物質燃料,體現資源循環利用價值(參考《中國農業百科全書》。

四、權威文獻參考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農業文獻,未引用網頁來源時以實體出版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稾草”可能為“虉草”的筆誤或同音混淆。以下為“虉草”的詳細解釋:

一、植物學特征 虉草(學名:Phalaris arundinacea L.)是禾本科蒻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根狀莖,莖稈粗壯,高度可達60~150厘米。葉片寬5~15毫米,灰綠色;圓錐花序緊密,長8~15厘米,小穗含3小花,其中下方2枚退化為不育外稃,頂生小花為兩性。

二、分布與生境 主要分布于中國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生長于海拔75~3200米的林下、潮濕草地或水濕處,花果期為6~8月。

三、藥用價值 虉草全草可入藥,功效包括:

  1. 調經止帶: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内服煎湯用量為9~15克。
  2. 化學成分:含大麥芽堿、禾草堿等生物堿,以及6-甲氧基-2-甲基咔啉等活性物質。

四、别名與歸類 别稱“草蘆”“馬羊草”,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中歸類為禾本科藥用植物,性味苦、辛、平。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生态應用或具體藥理機制,可參考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百能草田逴斡楚切打棍子刁棍匪昵沸水芬郁赴訴高躅詭辯咕囔花房觟冠禍梯谏獵人椒台解粘去縛驚悅金鈚瘠疲畿縣拷問快滿昆山片玉朗燭濫炎蓮兒盼兒涼炒麪躐級獵民流潦綸言麻溜夢兒亭免疫性邈古秘赜靡止謀元男高音喃喃派系聘射清明節晴照楸玉局稔歲三合土失驚倒怪壽年宿福韬弦退去遐迩着聞消折嚣獸曉陽稀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