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未墾種的田地。《管子·八觀》:“草田多而辟田少者,雖不水旱,飢國之野也。”《漢書·東方朔傳》:“又詔中尉、左右内史表屬縣草田,欲以償 鄠杜 之民。” 顔師古 注:“草田謂荒田未耕墾也。”
“草田”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和實際用法區分:
未墾種的荒田(核心含義)
源自古代典籍,如《管子·八觀》和《漢書·東方朔傳》,指未經開墾或暫時荒廢的田地。例如《漢書》顔師古注明确釋為“荒田未耕墾也”,現代仍有類似用法,如村民将糧田改為水草田發展養殖業。
比喻生機勃勃的景象(引申義)
作為成語使用時,通過“草木茂盛”的意象,引申為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場景。此用法多見于文學表達,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補充說明:
草田是指被草覆蓋的田地,也就是種植草類作物或其它綠化用途的土地。草田一般用于畜牧業和草地建設,可以提供牧草或用于保護土壤和水源。
拆分部首和筆畫草田的漢字「草」由「艹」部首和「屮」部首組成,總共有七畫;「田」則由「田」部首組成,共有五畫。
來源和繁體「草田」一詞來源于漢語,是由「草」和「田」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對應的繁體字為「草田」,字形相同,隻是書寫方式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草田」的字形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1. 農民在草田上放牧牛羊。
2. 春天來了,整個草田都變得綠油油的。
組詞草地、田地、草坪、田野、草原
近義詞草場、草坪、牧場、牧草地
反義詞農田、水田、旱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