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甘肅省的意思、甘肅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甘肅省的解釋

簡稱“甘”,别稱“隴”。在中國西北部。面積4544萬平方千米。人口2388萬(1995年)。有回、藏、東鄉等少數民族。清代置省。省會蘭州。東南部主要屬黃土高原,黃河流貫;西北部為河西走廊。基本上處暖溫帶。自東南向西由濕潤區過渡到幹旱區。工業以重工業為主。石油化學和有色金屬工業較發達,鎳産量居全國首位。農作物有小麥和胡麻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甘肅省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甘肅省(Gān Sù Shěng)是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個重要行政區劃,其名稱蘊含豐富的曆史地理内涵。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地名淵源、文化特征等角度進行權威解析:

一、漢語詞典釋義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甘肅省

簡稱“甘”或“隴”,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位于黃河上遊,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彙地帶。省會蘭州市。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二、地名淵源

  1. “甘”與“肅”的由來

    • “甘”源自甘州(今張掖市),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 “肅”源于肅州(今酒泉市),寓“肅靖邊疆”之志。

      元代設“甘肅行中書省”,首次将兩地合稱,延續至今。

      來源:史為樂.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 地理标識性

    黃河穿境而過,形成河西走廊(絲綢之路主幹道),祁連山冰雪融水滋養綠洲,塑造“西北糧倉”地位。

    來源: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委會. 中國自然地理·總論. 科學出版社.

三、文化符號釋義

  1. 敦煌文化

    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其壁畫與文獻(如敦煌遺書)成為研究歐亞文明交流的“百科全書”。

    來源:敦煌研究院官網. www.dunhuang.ac.cn

  2. 伏羲文化

    天水市為伏羲故裡,公祭伏羲大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印證中華文明起源多元性。

    來源:甘肅省人民政府《甘肅文化志》.

四、當代職能定位

根據《甘肅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參考資料

  1.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史為樂《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
  3. 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
  4. 敦煌研究院官方文獻
  5. 甘肅省人民政府《甘肅文化志》
  6. 甘肅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

甘肅省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省份,以下從多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名稱與曆史

甘肅省簡稱「甘」或「隴」,名稱源于古代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的首字組合,元代正式設省。曆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黃金路段,連接中原與西域。

二、地理特征

  1. 位置:東接陝西,南鄰四川、青海,西連新疆,北靠甯夏、内蒙古,西北端與蒙古國接壤。
  2. 地形:呈狹長狀,地貌複雜多樣,包括祁連山脈、河西走廊、黃土高原、甘南高原及沙漠戈壁,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3. 面積:約42.58萬平方千米(政府官網數據)。

三、氣候與經濟

  1. 氣候:自東南濕潤區向西北幹旱區過渡,涵蓋暖溫帶至幹旱氣候。
  2. 經濟:
    • 農業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
    • 工業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屬為支柱,鎳産量居全國首位;
    • 礦産資源豐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等。

四、文化與民族

五、行政區劃

下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省會為蘭州市。

如需更詳細數據(如人口、具體産業分布),可參考政府官網或權威統計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愛悅安陵君搬挑暴察北洋軍閥邊鼓兵營慚謝蟲蠁戳得住代詞髧髦滴答遞詩筒東汜飛熟鳳雛麟子封堠杠梁格調說弓挂天山苟全桄桔降調交姤基礎教育金荷葉酒沽炕洞潰逸枯臞覽取領隊臨難不恐陸風馬背學校莫可究诘幕北配搭評譏七曆秋齋绮豔羣流殇折閃脫蜃氛聲色貨利水曲死聲咷氣縮砂蔤談唠嗒喪蹄輪外頭人完了萎枯霧泊悟悅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