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serve one's own life at all cost] 苟且求全。偷生的意思
苟全性命于亂世。——諸葛亮《出師表》
苟且求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後漢書·崔寔傳》:“盪亡 秦 之俗,遵先聖之風,棄苟全之政,蹈稽古之蹤。” 明 陸采 《懷香記·征吳得勝》:“時窮勢窘,免不得牽羊輿襯,且含羞苟全首領。”
“苟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苟且保全”,通常用于描述在困境中勉強維持生存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苟全”一詞承載了古代文人在動蕩環境中的生存哲學,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情感傾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三國志》等文獻。
《苟全》是指為了生存或者維護利益而姑且忍受或妥協的意思。這個詞常常用于道德層面,表示隻求苟且保全自己而不顧大義或原則。
《苟全》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艸」和「元」。筆畫總數為16畫。
《苟全》出自《左傳·成公十四年》:“苟全性命于亂世,不念其耦。念其耦于婦人。”意思是在亂世中苟且度日,卻沒有懷念自己的配偶。後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人們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道義或原則的行為。
繁體字為「苟全」,發音為「gǒu quán」。
在古時候,「苟全」有時也寫作「苟弁」或者「苟且」。字形略有差異,但意思相同。
1. 為了苟全性命,他背棄了自己的理想。
2. 她甯可苟全一時,也不願嘗試冒險。
苟且、苟同、苟延殘喘、苟安一時
唯利是圖、甯可忍受、姑息養奸
堅守原則、不苟求全、不屈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