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名。産于 嶺 南。果實外殼稱縮砂,仁稱蔤。新鮮者稱縮砂蔤,幹者稱砂仁。入中藥。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縮砂蔤》。
“縮砂蔤”一詞有兩種不同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基本定義
縮砂蔤(學名:Amomum xanthioides)是姜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綠殼砂、砂仁。其果實外殼稱“縮砂”,果仁稱“蔤”,新鮮果實稱“縮砂蔤”,幹燥後稱“砂仁”,是重要中藥材和香料。
形态特征
分布與用途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釋義,日常使用中以植物/藥材含義為主。
縮砂蔤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意思是指親近沙土,喜歡與沙土為伴的植物。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是縮(月旁)砂(石旁)蔤(鳥首),總共有12個筆畫。
縮砂蔤這個詞來源于《爾雅》這部古代辭章,書中描述了許多植物及其特征。作者将這個植物特征與親近沙土的傾向相結合形成了這個詞。
在繁體中文中,縮砂蔤的字形相同,沒有任何差異。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縮砂蔤的寫法可能較為繁瑣,但近年來不常使用。由于現代漢字簡化的影響,縮砂蔤的古代寫法逐漸被廢棄。
以下是一個例句,用來表達縮砂蔤這個詞的意思:
他足夠縮砂蔤,喜歡在沙灘上散步。
和縮砂蔤相關的組詞有:砂土、縮土、蔤木等。
縮砂蔤的近義詞可能是:喜歡沙灘的植物。
縮砂蔤的反義詞可能是:與沙土無關的植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