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節的意思、甘節的詳細解釋
甘節的解釋
(1).樂于儉約。《易·節》:“甘節,吉。” 高亨 注:“節,儉也。甘節,以節儉為甘也。”
(2).指樂于儉約的美德。 章炳麟 《五朝學》:“濟 江 而東,民有甘節,清劭中倫,無曩時中原媮薄之德。”
詞語分解
- 甘的解釋 甘 ā 甜,味道好:甘甜。甘苦。甘冽。甘落。甘之如饴。同甘共苦。甘旨(美味的食物)。 美好:甘雨(適時而有益于農事的雨)。甘霖。 自願,樂意:甘願。甘拜下風。 姓。 苦 筆畫數:; 部首:甘; 筆順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甘節”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和道德色彩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解釋
-
字面含義
指“以節儉為甘”,即發自内心地接受節制、儉約的生活方式,并以此為樂。這體現了對物質欲望的主動約束()。
-
引申含義
延伸為一種以公共利益為重的美德,強調甘願舍棄個人私利,追求更高尚的道德境界()。
二、詞源與典籍出處
源自《周易·節卦》第五爻爻辭:“甘節,吉,往有尚。”
- 《象》曰注解:“甘節之吉,居位中也” → 指節制行為需發自内心(居“中正”之位),才能獲得吉祥()。
- 高亨注《周易》:“甘節,以節儉為甘也” → 強調将節制内化為精神滿足()。
三、深層内涵
-
哲學層面
在《周易》體系中代表“適度節制”的智慧,與卦象中“澤上有水”的自然現象呼應,喻示節制應如蓄水般自然合理()。
-
道德層面
章炳麟在評價魏晉南北朝民風時,以“民有甘節”贊美民衆将節制視為美德的社會風尚()。
四、應用場景
- 用于褒揚勤儉節約的個人品質(如:“他甘節自持,粗茶淡飯亦覺滿足”)
- 形容集體利益至上的奉獻精神(如:“抗疫中醫護人員甘節為民”)
附:現代啟示
在物質豐富的今天,“甘節”可理解為一種可持續的生活态度,既非苦行禁欲,也非放縱欲望,而是通過理性節制實現身心平衡與社會和諧。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甘節(gān jié)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指對待事物堅持正直、不妥協的态度和作風。甘字的部首是甘,筆畫數為5;節字的部首是刀,筆畫數為4。甘節的名字來源于古代漢字的寫法,甘字表示柔和、順從,節字表示堅固、堅定。這個詞也可以使用繁體字“甘節”來表示。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甘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曾使用上下兩個甘字組合而成。一個常見的例句是:“他在困境中始終保持甘節的态度,不屈服于任何壓力。”甘節可以組成其他詞彙,如甘節無私、甘節奉公等。近義詞包括堅毅、正直,反義詞則有妥協、猶豫。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