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紐的意思、綱紐的詳細解釋
綱紐的解釋
猶綱紀,法度。 唐 羅隱 《梅先生碑》:“ 漢成帝 時,綱紐頽圮,先生以書諫天子者再三。”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二:“國家初沿習 五季 ,故綱紐未大備,而人患因循。”
詞語分解
- 綱的解釋 綱 (綱) ā 提網的總繩。 事物的關鍵部分:大綱。綱領。綱目。綱要(.提綱;.概要)。 中國從唐代起轉運大批貨物所行的辦法:一綱(把貨物分批運行,每批車輛船隻的計數編號)。花石綱。生辰綱。 生物學分
- 紐的解釋 紐 (紐) ǔ 器物上可以提起或系挂的部分:秤紐。印紐。 可以扣合衣物的球狀物、片狀物或其它形狀的東西:紐扣。 操縱的機鍵;關鍵:電紐。樞紐。紐帶。 瓜果等剛結的果實:瓜紐兒。 筆畫數:; 部首:纟
網絡擴展解釋
“綱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詞義
綱紐指綱紀、法度,常用于描述國家或社會的治理規則與秩序。例如:
- 唐代羅隱在《梅先生碑》中提到:“漢成帝時,綱紐頽圮”(指漢成帝時期法度崩壞);
- 宋代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二稱:“國家初沿習五季,故綱紐未大備”(指宋朝初期因襲五代舊制,法度尚未完善)。
二、字義分解
-
綱(gāng):
- 本義為提網的總繩,引申為事物的核心或關鍵部分(如“提綱挈領”“綱舉目張”);
- 古代也指大規模運輸貨物的組織(如“花石綱”);
- 生物學分類術語,介于“門”和“目”之間的層級(如“哺乳綱”)。
-
紐(niǔ):
- 器物上可提握的部分(如“秤紐”“印紐”);
- 引申為關鍵、樞紐(如“紐帶”“紐結”)。
三、用法與文獻出處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強調國家治理或社會規範的重要性。例如:
- 唐代文獻中用于批評法度松弛;
- 宋代文獻則通過對比前朝制度,強調完善法度的必要性。
四、總結
“綱紐”屬書面用語,現代使用較少,主要出現在曆史或文學語境中,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其引申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綱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事物的核心、重要的關鍵點,或者是将一系列事物連接在一起的紐帶。下面是關于綱紐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綱紐的部首是纟(糾字旁),共有9畫。
來源:綱紐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引申為事物的重要聯繫點。
繁體字:緊紐(纟和剩部旁),筆劃數為12劃。
古時候漢字寫法:綱紐的古字形寫作「綱紐」,用織布細絲做線和結在一起的樣子。
例句:這個會議的綱紐是探讨如何提高生活質量。
組詞:綱紐劃定、綱紐指示、綱紐規定。
近義詞:紐帶、關鍵、要素。
反義詞:隨意、散漫、松散。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