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宴會菜肴料作的帳單。 元 劉唐卿 《降桑椹》第一折:“我打了箇料帳,去那街市上,不一時把那應用的按酒果品,都買将來,安排的水陸俱備。” 元 無名氏 《延安府》第二折:“兀那廚子,今有八府宰相,在省堂筵宴。喚你來打箇料帳,八府大人的分飯燒割湯品添換不許少了,你怎生擺布?”
“料帳”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兩種不同解釋,需要結合語境區分:
一、主流解釋(見于等多篇文獻): 指宴會菜肴的食材清單,常見于元代戲曲文獻。例如:
二、特殊詞義(僅見于): 作為成語使用時,字面引申為通過預判趨勢來提前規劃,比喻有遠見的行為。但這種用法缺乏其他文獻佐證,建議謹慎使用。
建議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其來源覆蓋《漢語大詞典》、漢典等權威工具書,并有元代戲曲的實證用例。若需使用比喻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确認。
《料帳》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意思是充分估計、預估。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料”和“帳”。
“料”字的部首是“鬥”,它包含了4個筆畫;“帳”字的部首是“巾”,它包含了5個筆畫。
《料帳》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秦漢時期。在古代文字中,它的繁體寫法為「料帳」。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料帳」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每個字的形狀可能也有一些差異,但整體上仍能夠辨認出這個詞。
他準确地料帳了每個人的需求,因此得到了大家的滿意。
組詞:預料、預料不到。
近義詞:估計、預估。
反義詞:出乎意料、意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