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蹎仆的意思、蹎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蹎仆的解釋

跌倒;倒。《漢書·貢禹傳》:“誠恐一旦蹎仆氣竭,不復自還。” 顔師古 注:“蹎,音颠,蹷躓也。仆音赴。仆,頓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國》:“是時羣象相趨奔赴,競吸池水,浸漬樹根,互共排掘,樹遂蹎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蹎仆(diān pū)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跌倒、摔倒,常用于描述因失足或外力導緻的倒地狀态。以下從形、音、義三方面結合權威辭書進行考釋:


一、詞義解析

  1. 本義

    指身體失去平衡而傾倒。《說文解字·足部》釋“蹎”:“跋也”,段玉裁注:“跋,蹎跛也。引申為凡失足之稱。”

    “仆”在《說文》中解為“頓也”,即向前撲倒。二字連用強調失足跌倒的動作過程,如《漢書·貢禹傳》載:“誠恐一旦蹎仆氣竭”,喻指意外跌倒後的生命衰竭。

  2. 引申義

    • 颠沛困頓:由物理跌倒引申喻人生困厄。如《荀子·正論》注:“蹎仆,颠踬也”,暗含命運多舛之意。
    • 敗亡覆滅:用于政權或事業的崩塌。《淮南子·人間訓》:“人莫蹎于山,而蹎于垤”,高誘注:“蹎,仆也”,警示微小失誤可緻傾覆。

二、字源與結構


三、經典用例

  1. 《論衡·狀留》:

    “賢儒不遇,仆廢于世;躁人一旦,則蹎仆矣。”以“蹎仆”喻指才士失勢後的潦倒。

  2. 《黃帝内經·靈樞》(傳世本):

    “胫枯則脈不通……善蹎仆”,描述足脈病變導緻的易跌倒症狀。


權威參考文獻

(注:因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采用紙質權威辭書及經典原典版本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蹎仆”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diānpú,意為“跌倒;倒下”。以下是詳細解釋:


釋義與用法

  1. 基本含義
    指因失去平衡或外力作用而摔倒、倒地,常見于古籍中描述人或事物突然傾倒的狀态。

  2. 古籍例證

    • 《漢書·貢禹傳》記載:“誠恐一旦蹎仆氣竭,不復自還。”
      此句意為“擔心一旦跌倒氣絕,無法恢複生機”。顔師古注釋:“蹎,音颠,蹷躓也;仆音赴,頓也。”
    • 《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國》提到群象争吸池水導緻樹木“蹎仆”,即樹木被推倒。

字形與結構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文言文或曆史文獻研究。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跌倒”“摔倒”等替代。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或《大唐西域記》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辨括漕薦常爵趁拍塵躅吃大鍋飯醇素戴氣導化底也伽東藩菄風耳倕鸸鹋發日非所高馳鼓兵國權裹骽駭恫還踵合口椒黃農講肄寄地劫剝精透襟懷灑落開谕诳言狂遊濫過良緣靈計六符馬溜默數碾硙疈辜破貸千秋大業牽弋潛英欽賜缺阨柔柯喪亂槊棋遂事汰迹天王堂蹄道缇罽唯物史觀窩膿包無依無靠相映獻笑小國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