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出入必經的國門、關門。《周禮·地官·遺人》:“門關之委積,以養老孤。” 鄭玄 注:“門關以養老孤,人所出入,易以取餼廩也。” 賈公彥 疏:“門謂十二國門,關謂十二關門,出入皆有稅。”《新唐書·百官志一》:“司門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門關出入之籍及闌遺之物。” 宋 曾鞏 《司門制》:“門關管鍵之事,啟閉出入之節。總其籍賦,而審其禁令。郎官之任,爾允詢求。”
(2).指邊防設施。 清 莫友芝 《有感》詩:“海腥吹入 漢 宮墻,無復門關亦可傷!”。
(3).指主管門、關的人。《周禮·地官·掌節》:“門關用符節。” 鄭玄 注:“門關,司門、司關也。”
(4).門闩。《墨子·非儒下》:“ 季孫 與邑人争門關。” 孫诒讓 間诂:“《説文·門部》雲:‘關,以木橫持門戶也。’”《宋書·徐羨之傳》:“帝突走出 昌門 ,追者以門關擊之倒地,然後加害。”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鐵鏡相船法》:“造屋主人不恤匠者,則匠者以法厭主人……以皂角木作門關,如是者兇。”
(5).門戶;門扇。 唐 岑參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見呈》詩:“草根侵柱礎,苔色上門關。”
“門關”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讨某一種釋義,可參考《周禮》《新唐書》等典籍,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辭書。
《門關》是指門的扣閉,是将門闩牢固地關上的意思。
《門關》的部首是門,共有8個筆畫。
《門關》源自于古代漢字,屬于常用詞彙,現在也在現代漢語中使用。在繁體字中,《門關》的寫法為「門關」。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門關》的古代寫法為「門關」,它們的字形更加繁複,而現代漢字稍微簡化了一些。
1. 請把門關好,不要讓孩子亂跑。
2. 他不小心把門關得太重,結果摔倒了。
門牌、關門、門禁、開門、關鍵
閉上門、扣緊門、關緊門、關上門
打開門、開放門、敞開門、迎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