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rich and populous] 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论语·子路》:“ 冉有 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后因以“富庶”指物资丰富,人口众多。亦单指物产丰富。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 元 胡助 《怀来道中》诗:“荒落久寧静,富庶或成市。” 杨朔 《赤道雪》:“想不到 坦噶尼喀 竟这样富庶,产金刚石、金子、银子,以及犀牛角、象牙等珍贵物品。”
“富庶”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来形容某个地区或国家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繁荣景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总结来看,“富庶”兼具经济与人口的双重属性,是中华文化中衡量繁荣的重要概念,既见于古籍,也适用于现代语境。
富庶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语,意思是富裕、繁荣的状态。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区、某个人或某个社会经济状况良好、资源丰富、生活富足的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富:宀(宝盖)+ 广(府字旁),总共12画
庶:广(府字旁)+ 彐(带形旁),总共11画
来源:
富字从宝盖宀和广(府字旁)组成,寓意富有和宝贵;庶字从广(府字旁)和彐(带形旁)组成,表示庶民众多。将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意味着富裕和庶民众多的共同特点。
繁体字:富貴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富:寸(手)+ 火,表示“手里有财产”
庶:彡(羽毛)+ 府,表示“普遍的、众多的”
例句:
1. 这个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庶。
2. 他家里代代相传富庶的家业。
3. 老师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了将来创造更富庶的生活。
组词:
1. 富翁
2. 富裕
3. 富有
4. 富饶
近义词:
1. 繁荣
2. 兴旺
3. 富足
反义词:
1. 贫穷
2. 贫瘠
3. 匮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