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翰的意思、筆翰的詳細解釋
筆翰的解釋
(1).毛筆。 唐 李白 《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詩:“今年敕放 巫山 陽,蛟龍筆翰生輝光。”
(2).指寫作、著述。亦指寫作、著述的才能。《南齊書·文學傳·丘巨源》:“ 桂陽王 休範 在 尋陽 ,以 巨源 有筆翰,遣船迎之,餉以錢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下》:“ 任彥升 甲部闕如,才長筆翰,善緝流略,遂有 龍門 之名。”
(3).指書畫詩文作品。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一揮揮就一筆詩,筆翰與 羲之 無二。”《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天禧二年》:“幸 元符觀 資善堂 ,宴從臣及 壽春郡王 ……并出 壽春郡王 詩什、筆翰示宰相。”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職志》:“《華嚴經諸臣聯名序》,其文則 彭大司空 所撰,大司空筆翰為上所賞,自此序始。”
詞語分解
- 筆的解釋 筆 (筆) ǐ 寫字、畫圖的工具:毛筆。鋼筆。鉛筆。筆架。筆膽。 組成漢字的點、橫、直、撇、捺等:筆畫。筆順。筆形。筆道。 用筆寫,寫作的:筆者。代筆。筆耕。筆談。筆誤。筆譯。筆戰。筆名。 寫字、畫畫
- 翰的解釋 翰 à 長而堅硬的羽毛:理翩振翰。 借指毛筆和文字、書信等:翰苑。翰墨(筆墨,借指詩文書畫)。翰藻。 筆畫數:; 部首:羽;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筆翰”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綜合多個來源可歸納為:
-
指代毛筆
由“筆”和“翰”組合而成,兩者均與書寫工具相關。其中“翰”本義為長而堅硬的鳥羽,因古代以羽毛制筆,故引申為毛筆的代稱。例如《南齊書》提到“巨源有筆翰”,即指其擅長用筆書寫。
-
表示寫作、著述及其才能
強調文學創作能力或學術著述。如南朝梁元帝評價任昉“才長筆翰”,即稱贊其文采和寫作才華。李白詩句“蛟龍筆翰生輝光”也以“筆翰”喻指詩文創作的卓越。
-
泛指書畫詩文作品
擴展為具體的文學或藝術作品,如金代《西廂記諸宮調》中“一揮揮就一筆翰”,即指書法作品與王羲之媲美。
補充說明
- “翰”單獨使用時,還可指書信、文辭(如“文翰”“翰墨”)。
-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或詩詞中,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對傳統文化或曆史人物的描述。
如需進一步了解“翰”的引申義(如鳥羽、高飛等),可參考-9的詳細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筆翰》是一個古老的漢字詞語,意為書寫的工具和書信。它的拆分部首是“竹”和“刀”,其中“竹”表示與植物竹有關,而“刀”表示與切割有關。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正好展現了筆翰的特點,因為它是用竹子制作的筆刀來書寫的。
《筆翰》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時候,由于紙張很珍貴,人們常常使用竹簡來寫字。所以,使用竹制的筆刀來書寫成為一種常見方式。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寫字方式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文化傳統,而《筆翰》這個詞語也就流傳下來。
在繁體字中,《筆翰》的寫法是「筆翰」。可以看到,繁體字中的筆翰字與簡體字中的筆翰字在形狀上有一些差别,但意義依然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些不同。《筆翰》這個詞在古代寫法中仍然使用了竹和刀兩個部首,但是字形的一些細節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
以下是關于《筆翰》的一個例句:在古代文人墨客的時代,書信往來是他們表達情感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因此他們非常重視用筆翰寫出優美的字句。
除了《筆翰》,還有一些相關的詞語可以組成,如「筆墨紙硯」等,這些詞語都是與書寫相關的文化概念。在近義詞方面,可以考慮「筆耕墨耘」這個詞,它表示用筆從事農耕和耘整工作,也用來形容勤奮努力的工作。而「筆墨官司」則是與法律相關的詞語,表示因為書信或文件引發的法律糾紛。
反義詞方面,與《筆翰》相對的是「口硯心墨」這個詞,它表示口才和心思比較重要,而書寫和用筆不太重要。
總之,《筆翰》這個詞語代表了書寫和書信的符號,隨着時間的變遷,它成為了中國的文化傳統之一,刻印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思考和擔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