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署的意思、差署的詳細解釋
差署的解釋
派人署理。《資治通鑒·後唐明宗長興三年》:“凡 劍南 自節度使、刺史以下官,聽 知祥 差署訖奏聞,朝廷更不除人。”
詞語分解
- 差的解釋 差 à 錯誤:話說差了。 不相當,不相合:差不多。 缺欠:還差十元錢。 不好,不夠标準:差等。成績差。 好 差 ā 不同,不同之點:差别。差距。差額。差價。 大緻還可以:差可。 錯誤:差錯。偏差。差
- 署的解釋 署 ǔ 辦理公務的機關:專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簽名,題字:籤署。署名。署字。 暫代:署理。兼署。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差署”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義演變綜合理解:
-
曆史行政術語(主流解釋)
根據《資治通鑒》記載,該詞指授權地方官員代理任命下屬的行政程式。如後唐時期,朝廷允許劍南節度使董知祥自行任命刺史以下官職,隻需事後上報朝廷備案(原文:“聽知祥差署訖奏聞,朝廷更不除人”)。這種制度常見于中央集權較弱時期,體現地方自治權。
-
成語釋義(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标注為成語,解釋為“官員職位卑微”,其中“差”指職位低下,“署”指官署。但該釋義缺乏古籍用例支撐,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讀。
辨析建議:
- 研究曆史文獻時,應采用第一種釋義;
- 若現代語境出現該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屬于引申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差署(chā sh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差字的部首是工,筆畫數是3;署字的部首是罒,筆畫數是6。差署的來源較為複雜,主要指古代的官署名稱,即政府機構的稱謂。在繁體字中,差署的寫法仍然是差署,沒有變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也是差署,沒有太多變化。
以下是關于差署的例句:
1. 去差署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差署還可以用來組成其他詞語,例如:
1. 差遣(chā qiǎn):派遣出去。
2. 差使(chā shǐ):派遣、委派的職務。
差署的近義詞可以是:
1. 衙門(yá mén):舊時指官署、衙役的所在地。
2. 官廳(guān tīng):指官吏辦公或居住的地方。
差署的反義詞可能是:
1. 平民家(píng mín jiā):指普通人的家庭,與官府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