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服假的意思、服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服假的解釋

喪假。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宰相﹞有服假,或百僚問疾,有司就私第設幕次排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服假是漢語古語詞彙,現多用于書面或特定語境,其核心含義指因喪事而按規定休假。根據權威詞典釋義及文獻用例,具體解析如下:


一、詞典釋義與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

    釋為:“舊時官吏遭父母喪,服喪期滿而假滿複職。”

    例證: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升遷·四六禀啟》:“服假北上,道經貴治。”

  2. 《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

    釋義:“服喪期滿後恢複官職。”

    例證:《宋史·禮志》:“百官服假者,俟葬畢視事。”


二、詞義結構分析


三、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屬曆史詞彙,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僅見于:

  1. 古籍研究:如明清史書、官制文獻中描述官員複職流程。
  2. 文化考據:研究古代喪葬制度與職官管理的專業文獻。

參考資料(非鍊接)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
  2. 王力等.《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
  3. 《宋史·禮志二十八》. 中華書局點校本.
  4. 黃六鴻.《福惠全書》. 清康熙刻本.

網絡擴展解釋

“服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喪假,即因親屬去世而請的假期。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拼音:fú jiǎ
    • 注音:ㄈㄨˊ ㄐㄧㄚˇ
    • 含義:指因喪事(如親屬去世)需要處理後事或守孝而申請的假期。
  2. 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李肇《唐國史補》卷下記載:“﹝宰相﹞有服假,或百僚問疾,有司就私第設幕次排班。”。此處描述官員因喪假在家,其他同僚需到其私宅探病并依禮排班,體現了古代喪假制度的規範性。

  3. 字義分解

    • 服:此處取“喪服”或“服喪”之意,指穿戴喪服以表哀悼。
    • 假:指假期,即暫時離開職務的狀态。
  4. 其他可能的解釋
    個别資料(如)提到“服假”可引申為“接受虛假事物”,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語境下的延伸或誤用。建議以“喪假”作為主要釋義。

“服假”是古代漢語中表示喪假的特定詞彙,多用于描述官員或士人因喪事告假的情景。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唐國史補》等唐代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懊悶襃賢悲憾辨核閉絕出敵不意竄身膽大心細叮叮貓二不隆冬風雨無阻夫君公玉杭潁黑暗獄黑蜃火暖活生生護攝講理信江膂翦棘見诮大方簡洩嬌媠進前進退榮辱極殺龍腦薄荷漫污慕賢佞佛偏從千金用兵,百金求間敲骨吸髓青靈青鳥勤雜雀麥屈服取快一時商絲升屋食案方丈師律世庸算數饕殘忝顔跳遠通演恫怨團城往化硙磨五材遐愁瑕蛤向赴小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