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雀麥的意思、雀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雀麥的解釋

[bromegrass]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稍長,小穗狀花序、下垂。可做牧草

詳細解釋

一年生草本植物。形似燕麥,葉稍長。夏季開花;小穗狀花序,綠色。生于山坡、荒野和路旁。可作牧草,也可栽作水土保持植物。谷粒可作家畜飼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雀麥是禾本科雀麥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稱及特性在漢語詞典及植物學文獻中有明确釋義,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詞源釋義 “雀麥”一詞最早見于《本草綱目》,李時珍釋其名:“雀喜食其麥,故名”。該名稱以鳥類食性關聯植物特性,體現古人觀察自然的直觀命名邏輯(來源:《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莖稈直立,高30-100厘米;葉片扁平具柔毛;圓錐花序開展,小穗含4-7朵小花。
  2. 花果期:花期5-7月,穎果線形,頂端具殘存花柱,形似麥粒而細小(來源:《中國植物志》第9卷)。

三、生态習性 多生于荒野、田邊及路旁,適應性強,全球溫帶地區廣泛分布。古籍《救荒本草》記載其“春采苗葉煠熟,水浸去苦味,可濟饑”,說明其耐貧瘠特性及曆史食用價值(來源:《救荒本草》卷四)。

四、經濟與文化意義

  1. 牧草價值:為優質飼草,《齊民要術》稱“牛馬嗜食”,現代畜牧業仍用作青貯原料。
  2. 藥用記載:《全國中草藥彙編》載其種子可“止汗、催産”,但需專業配伍(來源:《中華本草》民族藥篇)。

網絡擴展解釋

雀麥是一種禾本科草本植物,兼具生态與藥用價值,具體解釋如下:

一、植物學特征

  1. 形态
    雀麥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莖稈直立,高30-100厘米,葉鞘閉合且被柔毛,葉片長5-70厘米,寬2-8毫米,兩面常被毛。圓錐花序下垂,小穗黃綠色,含7-14朵花,外稃頂端具芒,成熟後外彎。
  2. 生長與分布
    花果期為5-7月,常見于山坡、荒野、路旁及河漫灘濕地,分布于華東、華中、陝西、四川等地。

二、藥用價值

  1. 性味與功效
    全草入藥,味甘性平,具有止汗和催産作用,主治汗出不止及難産。
  2. 别名與加工
    别稱“爵麥”“野麥”,4-6月為加工炮制期。

三、其他用途

參考資料

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閱漢典、中醫中藥網及植物學百科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安戢白雪皚皚闆凳崩沮别開生面抄靶子吵亂子沖寞踹腿兒猝然達聽大鹽湖打腫臉充胖子電彙調派砝馬返倒發虛風衣梗澀工齡關曆賀燕殲亡節足凈財就業控鯉诳呼匡正亮閃蓮華台貍步領幹龍去鼎湖論財曼谷卯醉曚曚猛然麋散沐金鎗然氣溫榷酒征茶尚氣山路聲骨舍然大喜侍臣市頃四膳綏靜台步苔藓缇校銅爵台舃履卧雪香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