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律的意思、師律的詳細解釋
師律的解釋
《易·師》:“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兇也。”後以指軍隊的紀律。《南史·徐勉傳》:“軍旅不以禮,則緻亂於師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嶽6*武穆逸事》:“ 飛 曰:‘吾命汝堅守根本,天不能移,地不能動,汝今不待吾令,擅自動搖,是無師律也。’” 清 龍緻瑞 《大岡埠團練公局記》:“行之期年,什伍有法,少長有序,人知師律,無譁於鄉。”
詞語分解
- 師的解釋 師 (師) ī 教人的人:老師。導師。師傅。師生。師徒。師德。良師益友。好(刼 )為人師。 擅長某種技術的人:工程師。醫師。技師。 效法:師法古人。 榜樣:師範。 指由師徒或師生關系産生的:師母。師兄。師弟。師妹。 對和尚或道士的尊稱:法師。禅師。 軍隊:會師。出師。 軍隊的編制單位,團或旅的上一級:師長。師座。 一國的首都:京師。 姓。 生徒 筆畫數:; 部首:巾; 筆順編號:
- 律的解釋 律 ǜ 法則,規章:紀律。法律。定律。規律。清規戒律。律師。 約束:律己。 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标準,把聲音分為六律(陽律)和六品(陰律)。合稱“十二律”:律呂(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以管的長短來确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稱“律”;成偶數的六個管稱“呂”,後來“律呂”作為音律的統稱)。 舊詩的一種體裁:律詩。 姓。 筆畫數:; 部首:彳;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師律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師律”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與軍事紀律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源與基本釋義
“師律”出自《周易·師卦》的象辭:“師出以律,失律,兇也”。這裡的“師”指軍隊,“律”指紀律或規則,合起來意為軍隊的紀律。若軍隊失去紀律,則會招緻兇險後果。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南史·徐勉傳》提到:“軍旅不以禮,則緻亂於師律”,強調軍隊若不以禮法約束,會導緻紀律混亂。
- 宋代周密《齊東野語》記載了嶽飛嚴明軍紀的故事,稱“擅自動搖,是無師律也”,體現紀律對軍隊的重要性。
- 清代龍緻瑞在《大岡埠團練公局記》中描述地方團練“人知師律”,說明紀律在民間武裝中的作用。
擴展解析
- 構詞分析:“師”在古漢語中可指軍隊(如“出師”)或傳授知識的人(如“教師”),此處取“軍隊”義;“律”指法律、規則,引申為紀律約束。
- 現代應用:該詞現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古典文獻或曆史研究,強調紀律對集體行動的關鍵性。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周易》注疏或軍事史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師律的意思及拆分
《師律》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師”和“律”。
拆分部首:
師:左右結構,左邊是“⺹”部,右邊是“且”部。
律:左右結構,左邊是“彳”部,右邊是“呂”部。
師律的來源和繁體
師律源自古代漢族文化,最早出現在文獻中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
師律的繁體字是「師律」,在繁體字中,「師」由「師」和「史」組成,「律」與簡體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師律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師可以寫作「師⺹」,律可以寫作「律彳聿」等。
師律的例句
1. 作為一名教師,遵守師律是我們的基本職責。
2. 這個學校建立了嚴格的師律制度,保證教學質量。
3. 這位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師律,赢得了學生們的尊敬。
組詞
師律:教師的規範行為準則。
師德:指教師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範。
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關系。
近義詞
師規、教規、教學規範。
反義詞
違規、違紀、違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