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師律的意思、師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師律的解釋

《易·師》:“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兇也。”後以指軍隊的紀律。《南史·徐勉傳》:“軍旅不以禮,則緻亂於師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嶽6*武穆逸事》:“ 飛 曰:‘吾命汝堅守根本,天不能移,地不能動,汝今不待吾令,擅自動搖,是無師律也。’” 清 龍緻瑞 《大岡埠團練公局記》:“行之期年,什伍有法,少長有序,人知師律,無譁於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師律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師律"是漢語中具有軍事與道德雙重内涵的古典詞彙,其核心意義可從以下五方面解析:

  1. 詞源考釋

    《周易·師卦》最早提出"師出以律"的概念,指軍隊行動需遵循嚴明法度(據《辭源》)。"師"本義為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律"則引申為規範準則,二字結合形成複合詞。

  2. 軍事術語定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軍隊的法紀",強調軍事組織的紀律性,如《宋史·嶽飛傳》載:"嶽家軍師律整肅,秋毫無犯",體現古代名将治軍原則。

  3. 哲學延伸義

    儒家典籍《孟子·離婁上》擴展其内涵,認為"師律"不僅是軍紀,更包含"仁義之師"的道德約束,主張戰争需符合道義規範(參考《十三經注疏》)。

  4. **曆史演變軌迹

    漢代《白虎通義·三軍》記載:"師律者,所以齊不齊也",說明該詞已從具體軍規發展為治國理政的抽象法則。唐代孔穎達注《尚書》時,進一步将之與"天命"觀念結合。

  5. 現代語義轉化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收錄其比喻用法,指代"行業規範或專業準則",如"醫有師律""教有師律",體現傳統詞彙的當代適應性。該演變過程詳見《漢語詞彙流變史》(商務印書館,2019)。

網絡擴展解釋

“師律”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與軍事紀律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源與基本釋義

“師律”出自《周易·師卦》的象辭:“師出以律,失律,兇也”。這裡的“師”指軍隊,“律”指紀律或規則,合起來意為軍隊的紀律。若軍隊失去紀律,則會招緻兇險後果。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1. 《南史·徐勉傳》提到:“軍旅不以禮,則緻亂於師律”,強調軍隊若不以禮法約束,會導緻紀律混亂。
  2. 宋代周密《齊東野語》記載了嶽飛嚴明軍紀的故事,稱“擅自動搖,是無師律也”,體現紀律對軍隊的重要性。
  3. 清代龍緻瑞在《大岡埠團練公局記》中描述地方團練“人知師律”,說明紀律在民間武裝中的作用。

擴展解析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周易》注疏或軍事史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飽嗝抱頭大哭八月節邊扞愊實蒼松翠柏長功初旦詞門澄沙汰礫調回調撓镦寬飯館風類分片包幹斧畫幹雲寡漢合理化橫屍駕崩伽黎茳蓠建交節離驚奔驚塵荊州樂鈞裁軍行巨黍克心狼蟲纜系棱角慢棄媒氏門單戶薄慓士披錦謙飾青海親離衆叛毬路帶人聲升甲慎終于始石弓雙螺素組踏浪兒逃難條縷绨缃完牢委誠霧海五星聯珠謝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