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諷道的意思、諷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諷道的解釋

諷誦稱說。 唐 柳宗元 《<論語>辯下》:“ 堯 曰:‘咨爾 舜 ,天之曆數在爾躬,四海困窮,天祿永終……’或問之曰:‘《論語》書記問對之辭爾,今卒篇之首章然有是,何也?’ 柳先生 曰:‘《論語》之大,莫大乎是也。是乃 孔子 常常諷道之辭雲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諷道"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中歸納為以下三個層面:

  1. 勸谏之道(引用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指通過委婉含蓄的語言表達規勸之意,如《文心雕龍·書記》中"詩人諷道,順其美刺",強調用詩歌藝術手法實現道德教化。

  2. 諷誦技藝(引用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特指誦讀經典文獻的技法要求,《周禮·春官》注疏所述"諷道言語",即要求誦讀者既通曉文意又能準确傳達聲韻節奏。

  3. 諷刺路徑(引用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 在明清文學批評中延伸出"借事諷道"的創作手法,如《聊齋志異》通過狐鬼故事"托志諷道",暗喻社會現實。

該詞在當代語言實踐中多保留勸誡與批評的雙重語義,常見于文藝評論領域。例如《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中論及"唐代諷道詩",既包含對統治者的政治規勸,也暗藏對社會弊病的藝術化批判。

網絡擴展解釋

“諷道”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文獻分析。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諷道(拼音:fěng dào)指通過諷誦稱說的方式傳達思想或道理,即以誦讀、引述經典文句來表達觀點。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柳宗元《<論語>辯下》中提到的“孔子常常諷道之辭”。

二、詞源與文獻依據

  1. 核心來源:唐代柳宗元在解析《論語》時,用“諷道”描述孔子反複誦讀并闡釋經典的行為,強調其教育意義。
  2. 現代詞典解釋:權威詞典如《漢典》和《滬江線上詞典》均将其定義為“諷誦稱說”。

三、注意點

四、總結

“諷道”是古漢語詞彙,強調以誦讀引述經典來傳道,而非現代意義上的諷刺。研究時需優先參考權威文獻,避免混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柳河東集》或《論語》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白日升天碑表狴戶秉公不省菜馔稱娖傳戰捶牛啜咀待業大劫單調函數盜虛登日蝶怨蛩凄東溟臣風霆貴骨骨利行政複議黑老包狠獗獗泓渟劃船火紙儉靜簡縮撿校拘問恐悚狂奴故态跨水窟礧子流裡流氣柳綿流言輪菌邁衆爬山越嶺硗硗親家翁勤難臞儒柔美如振落葉善財蛇窦樹創殊方司輿松谷庵台兵托契翫輕委武無不享福小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