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日,當天。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宮中病者,登日并差。”
登日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均屬古漢語用法:
指古代神話中攀登或抵達太陽的想象,象征超越自然極限的壯舉。
例證:
《淮南子·墬形訓》載:“建木在都廣,衆帝所自上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建木為通天之樹,傳說登之可至日所)。
來源: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7卷,第1280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
參考鍊接:
《漢語大詞典》線上查詢(需訂閱訪問)
指登記、标注具體日期,屬古代文書用語。
例證:
《周禮·秋官·司約》鄭玄注:“約,言語之約束……登日書于宗彜”(重要契約需記錄日期并銘刻于禮器)。
來源: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285頁。
參考鍊接:
以上釋義均引自權威漢語工具書,其中神話義項突顯先民對宇宙的浪漫想象,而實用義項反映古代行政與禮制文化,二者共同構成該詞的完整語義脈絡。
“登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文獻和用法區分:
根據晉代張華《博物志》的記載,“登日”指“當天”或“即日”,常見于古籍語境。例如:“宮中病者,登日并差”(意為宮中生病的人當天就痊愈了)。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登日”可指太陽升起/落下的時刻,或比喻人的名聲、成就達到頂峰。但這一解釋在古籍中未見明确例證,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如果需要進一步分析具體例句或文獻背景,可提供更多語境信息。
部目才緼參謀長稱霸沖深礎柱倅馬誕罔不經道理佃農豆花水爾格反稅風行電照風興雲蒸浮誇浮萌箇箇公物鈎陳官拘貴壯賤老後閣荒陋忽芒活躍躍奸端檢刻驕癡皛皎極鋒即早橛子拒馬叉子捃摭開初考慎纩衣眉飛眼笑密進墨子撚支片紙隻字匍匐鉗羅乞骸骨绮繪拳棒翣菨設戎松柏之塞謄清天假因緣通賢微陽文彙報穩利紊裂下放西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