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魯靈光殿的意思、魯靈光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魯靈光殿的解釋

(1). 漢 代著名宮殿名。在 曲阜 (今 山東 曲阜 )。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序:“ 魯 靈光殿 者,蓋 景帝 程姬 之子 恭王 餘 之所立也……遭 漢 中微,盜賊奔突,自 西京 未央 、 建章 之殿皆見隳壞,而 靈光 巋然獨存。”亦省作“ 魯殿 ”。 南朝 陳 徐陵 《與王僧辯書》:“ 秦宮 既獲, 魯殿 猶存。”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樓》詩:“孤嶂 秦 碑在,荒城 魯 殿餘。”

(2).比喻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明 王思任 《留别山僧》詩序:“諸僧舊俱已隔世,無復存者,獨 幻林上人 如 魯 靈光殿 也。”亦省作“ 魯殿 ”。 清 趙翼 《新春即日》詩:“死盡故人成 魯殿 ,占先春色有唐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魯靈光殿"是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漢語典故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建築實體)

指中國漢代魯恭王劉餘在山東曲阜所建的宮殿。該殿以規模宏大、雕飾精美著稱,曆經西漢末年的戰亂(如王莽之亂、赤眉起義)而奇迹般存留,成為漢代宮殿建築的罕見遺存。東漢文學家王延壽觀此殿後,作《魯靈光殿賦》詳述其壯麗,收入《文選》卷十一,使之聞名于世。

出處: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序》:"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餘之所立也……遭漢中微,盜賊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

——[南朝梁]蕭統編《文選》,中華書局1977年影印本


二、引申義(文化符號)

因靈光殿在戰亂中"巋然獨存"的特性,後世将其引申為曆經劫難而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尤指文化傳承、學術命脈的頑強延續。此用法常見于古典詩文與學術論述,如:

釋義參考:

《漢語大詞典》:"後因以'魯靈光殿'喻指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12卷第1378頁


三、現代語用(成語典故)

現代漢語中,"魯殿靈光"或"靈光巋然"作為成語使用,強調事物在破壞性環境中意外存續的堅韌性。其核心語義聚焦于:

  1. 曆史滄桑中的幸存
  2. 文化精神的象征性延續
  3. 罕見遺存的珍貴性

權威界定:

《辭海》(第七版):"魯靈光殿……後用以稱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夏征農、陳至立主編《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版,第4632頁


小結

"魯靈光殿"從具體建築名稱,演變為漢語中承載文化存續力的象征符號,其語義内核始終關聯"曆劫不滅的珍貴存在"。這一典故至今活躍于學術、文學領域,體現漢語詞彙深厚的曆史積澱。

網絡擴展解釋

“魯靈光殿”一詞包含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本義:漢代宮殿名稱

  1. 曆史背景
    魯靈光殿由漢景帝之子劉餘(魯恭王)所建,位于今山東曲阜。該宮殿在漢代中期戰亂中幸存,而同期其他著名宮殿(如未央宮、建章宮)均遭毀壞,因此被賦予特殊曆史意義。

  2. 建築意義
    據《魯靈光殿賦》記載,其建築“規矩制度,上應星宿”,設計遵循天文規律,象征穩固與永恒。


二、比喻義: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1. 來源典故
    因靈光殿在戰亂中“巋然獨存”,後世将其引申為曆經變遷而唯一留存的重要人物或事物。例如:

    • 南朝陳代徐陵以“魯殿”比喻僅存的文化遺産;
    • 明代王思任稱高僧為“魯靈光殿”,贊其德行與地位獨特。
  2. 現代用法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學術領域,形容珍貴且罕見留存的事物,如古籍、傳統技藝等。


三、相關文獻與引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昭明文選》或相關漢賦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襃薦秕言謬説補帄程命眵昏齒記侈談搭分兒大盟頂格地制凍死飯齊棼迷幹燥器哥升節公論乖牾歸旅國慶日寒澤洪覆霍曶迦布德迦甲床兼馬驕溢經濟杠杆警聯酒升決科狂趡濫職立雪陸鈔馬隊貿說泌丘迷蹤撚頭樸誠品録千金一刻趫悍箧枕青蓮宮七夕錢衢逵十榦十王悚跂攤破調弦通數土塗王族巷市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