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腓尼基的意思、腓尼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腓尼基的解释

古代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公元前2000年代初,闪米特人的一支腓尼基人在今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建立了西顿、推罗等一系列城邦。腓尼基人以航海、经商著名,足迹遍及地中海沿岸各地,建立了迦太基等许多殖民地。约前13世纪,创造了历史上第一套字母系统,对后世影响极大。前18世纪以后,被外族征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腓尼基(Fēiníjī)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代古代地中海东岸的一个著名文明及其所属地区。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腓尼基指公元前2000年左右兴起于地中海东岸(今黎巴嫩、叙利亚沿海一带)的古老民族及其建立的城邦文明。该民族以航海、贸易和字母文字发明著称,其名称源于希腊语“Phoiníkē”(意为“紫红色”),因其特产紫色染料而得名。汉语译名“腓尼基”为音译,沿用国际通称。


二、历史与地理涵义

  1. 地域范围

    腓尼基的核心区域位于黎凡特海岸,北起阿拉杜斯(今叙利亚塔尔图斯),南至阿什凯隆(今以色列南部),主要城邦包括推罗、西顿、比布鲁斯等。其势力范围曾扩展至地中海诸岛及北非沿岸(如迦太基)。

  2. 文明特征

    • 航海与贸易:腓尼基人擅长造船与远洋航行,建立了地中海贸易网络,交易商品包括雪松木、玻璃、紫色染料(从骨螺提取)等。
    • 字母文字:约公元前15世纪发明腓尼基字母,共22个辅音字符,成为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众多书写系统的源头,对世界文字发展影响深远。

三、词源与汉语定名


四、学术与考古依据

现代考古在黎巴嫩提尔(推罗)、西顿等地发现腓尼基神庙、港口遗址及铭文,印证其城邦结构与贸易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提尔古城列为世界遗产,称其为“腓尼基时期首要贸易中心”。语言学研究表明,腓尼基字母通过希腊人吸收改良,形成西方字母体系的基础。


参考资料

  1. 《不列颠百科全书》:腓尼基文明概述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尔古城遗产描述
  3. 《辞海》(第七版):腓尼基词条
  4. 《世界古代文明史》(高教版):腓尼基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腓尼基(Phoenicia)是古代地中海东岸地区的重要文明,其名称和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析:

一、词源与含义

「腓尼基」是希腊人对迦南人(Canaanites)的称呼,源自闪米特语中的“紫红”(puqnīm)。这一名称源于当地特产——从海螺中提取的紫红色染料,广泛用于纺织品染色,成为腓尼基的标志性商品。

二、地理与历史背景

腓尼基位于今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带,北起苏克苏,南至阿科,东临黎巴嫩山,西接地中海。该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末形成多个独立城邦,如推罗(Tyre)、西顿(Sidon)、乌伽里特(Ugarit)等,从未形成统一国家。腓尼基人属闪米特语系,在青铜时代末期至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后)崛起,以航海、贸易和殖民闻名,足迹遍及地中海及北非地区。

三、核心文明贡献

  1. 字母系统
    腓尼基人约公元前11世纪创造了22个辅音字母的书写体系,成为希腊字母(加入元音)、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等文字的共同源头,对全球文字发展影响深远。

  2. 贸易与殖民
    他们通过海上贸易网络输出木材、染料、玻璃制品,并建立众多殖民地,最著名的是北非的迦太基(Carthage),后与罗马争夺地中海霸权。

  3. 文化中介作用
    作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与希腊等文明的桥梁,腓尼基人促进了技术(如造船、导航)和艺术(如象牙雕刻)的传播。

四、历史地位与衰落

腓尼基城邦先后被亚述、新巴比伦、波斯等帝国征服。其海外殖民地迦太基在布匿战争(公元前3-2世纪)中被罗马击败,文明逐渐消亡。但腓尼基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字母系统,成为地中海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基石。


注:如需进一步了解腓尼基城邦的政治结构或字母演变细节,可查阅网页中的课程与通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捱次哵哥八跪颁朔伯忽裁当沧路测报差歧沉闷晨膳大贝东风入律动画影片堆案盈几而今而后飞机非晶体風概观音手汉珥貂黄金时代椒萼狡横交娱交誉金星礜石扣眼,扣眼儿宽程沥诚林莽临阵磨刀褵褷陇西鸾孤派数炮火潜住乞募旗旂七絃馓枝社会主义经济升气省慝世氛十辉时空手卷树兵顺脚四件酸挤挤遡源穷流太阳活动跳在黄河洗不清提兜屯窭五云楼邪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