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俸券的意思、俸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俸券的解釋

領取俸祿的憑證。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九:“嘗聞 富鄭公 辭疾歸第,以俸券還府,府受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俸券”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俸券(fèng quàn)是古代官員用于領取俸祿的憑證,類似于現代的工資憑證或支付單據。其字面含義中,“俸”指官員薪俸,“券”即憑證。

二、曆史背景與文獻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周煇《清波雜志》卷九的記載:“嘗聞富鄭公辭疾歸第,以俸券還府,府受之。”描述了北宋名臣富弼(封鄭國公)因病辭官時,将俸券歸還官府的典故。這一事例反映了宋代官員俸祿發放的規範性和憑證化特點。

三、延伸解讀

  1. 功能性質:俸券作為官方發放的憑證,具有防止冒領和記錄收支的作用,屬于古代財政管理制度的一部分。
  2. 文化關聯:詩詞中亦可見其意象,如“俸券新同廢紙收,迎賓僅有一絁裘”(出自),暗示俸祿憑證與官員實際生活的關聯。

四、注意事項 由于相關文獻記錄較少,現代對“俸券”的具體形制和使用細節尚無更詳實考證。如需深入研究,建議查閱《宋史·職官志》或經濟史相關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俸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俸券(fèng quàn)是指古代官員獲得的工資或福利憑證。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亻(人)和券(帝)。亻表示人,券表示憑證。俸券總共有6畫。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俸券》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它源于古代封建社會中官員的薪酬制度。在古代文獻中,俸券有時也稱為“饷券”或“酬券”。在繁體字中,俸券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特别的變化。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也是以俸券的現代形态存在。 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例句:他得到了一張俸券作為努力工作的獎勵。 組詞:俸祿、券予、券表、饷券、酬券 近義詞:薪水、工資、補貼 反義詞:欠薪、無報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