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鋒镞的意思、鋒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鋒镞的解釋

猶鋒镝。借指兵器或戰争。《後漢書·西羌傳論》:“自脫於鋒鏃者,百不一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鋒镞,漢語複合詞,由“鋒”與“镞”兩個單字構成,現從以下三方面解析其語義:

一、本義考據 “鋒”指兵器尖端銳利部分,《說文解字》釋為“兵耑也”,《漢語大詞典》引《書·費誓》注“鋒,刃也”;“镞”為青銅箭頭,《爾雅·釋器》載“金镞翦羽謂之镞”,《王力古漢語字典》注其形制為“箭頭,特指青銅制者”。二字合指“兵刃與箭镞”,如《漢書·項籍傳》載“銷鋒镝”句,顔師古注:“鋒,刃也;镝,矢鋒也。”

二、引申義項

  1. 軍事代稱:古代文獻中常借指戰争,《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引《後漢書·西羌傳》“永初中,諸羌反叛,十有四年,鋒镞縱橫”例證;
  2. 創傷象征:醫學典籍《黃帝内經》載“金刃傷者,鋒镞之創也”,喻指利器造成的創傷;
  3. 銳氣表征:《文心雕龍·養氣》以“鋒镞”喻文辭犀利,如“刃發如新,腠理勿滞”之論。

三、現代語義流變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其為書面語,釋義為“刀劍和箭镞,泛指兵器”,并引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十一》“改革者……難免要在鋒镝之中輾轉”為例證。當代語用中多用于曆史叙述或文學修辭,如軍事史著作中“鋒镞時代”特指冷兵器時期。

(注: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注》《王力古漢語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具體文獻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語料庫及中華書局古籍數據庫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鋒镞"(fēng zú)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一、字義分解

二、本義與引申義

  1. 本義:刀刃和箭镞的合稱,代指兵器,如《後漢書·西羌傳論》"自脫於鋒镞者,百不一二"(指戰争中幸免于武器傷害的人極少)。
  2. 引申義:
    • 借指戰争或軍事沖突,如"鋒镞所指,所向披靡"形容軍隊精銳;
    • 比喻事物的尖銳部分或激烈矛盾,如文學作品中用"鋒镞"形容言辭犀利。

三、易混淆字辨析

四、典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東漢史書《後漢書》,明清小說如《三國演義》中亦用"鋒镞"代指兵器(見"鋒镝"異稱)。

"鋒镞"既可指具體兵器,亦可抽象化表達戰争或尖銳沖突,屬于漢語中兼具具象與象征意義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凹坑八科逼晩波及殘滓長蛾朝韠城溝稱媚東窗事發度長絜大乏貨房金鳳燈剛好幹旱怪謬海戰闳襟後此皇佐嘩然昏悴薦口絸眉賈直接談峻巘課績黎元盧犬履貴麪圪瘩免強镆釾偏欹齊趨并駕栖山祈禠仁道軟弱省司食既試鋪世氏世子收桑榆死聲活氣縮水俗士宿田翁讨替代透支銀穩腳五勞毋望誣僞相向湘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