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赗遺的意思、赗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赗遺的解釋

(1).因助辦喪事而贈送的財物。《後漢書·羊續傳》:“遺言薄斂,不受賵遺。”《新唐書·陸贽傳》:“俄以喪解官,客 東都 。諸方賵遺一不取。”

(2).謂因助辦喪事而以財物相贈。《新唐書·奸臣傳上·李義府》:“ 高陵 令不勝勞而死。公卿争賵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赗遺”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喪葬禮儀中,指送給喪家助辦喪事的財物。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赗(fèng):本義指助葬用的車馬等物。《說文解字·貝部》:“赗,贈死者也。從貝,從冒。冒者,衣衾覆冒之意。”段玉裁注:“以車馬曰赗。”引申為送給喪家助葬的車馬、財物等。
    • 遺(wèi):此處讀作“wèi”,是“贈送”、“給予”的意思,而非“遺留”之意。《廣雅·釋诂》:“遺,予也。”
    • 赗遺:合起來指贈送財物給喪家,以助其辦理喪事。其核心含義是在喪事中贈送財物以示哀悼和幫助。
  2. 本義與用途

    • 特指在喪葬活動中,親友、同僚或上級(如君主、諸侯)向死者家屬贈送的車馬、衣帛、錢財或其他物品。這些財物主要用于補貼喪葬費用,表達對死者的哀思和對生者的慰問。
    • 在古代禮制中,“赗”常與“赙”(fù)并用或連稱(“赙赗”)。嚴格來說,“赗”最初更側重于車馬等物(尤其用于諸侯、貴族),而“赙”則指助喪的金錢或布帛。但後來常混用或合稱,泛指一切助喪的財物,“赗遺”也屬此類。
  3. 文獻記載與例證

    • 《儀禮·既夕禮》記載了古代士的喪禮,其中涉及“公赗”,即國君贈送助葬之物。
    • 《禮記·少儀》有“赗馬入廟門”的記載,說明贈送的馬匹(赗馬)在喪禮中的使用。
    • 《後漢書·趙憙傳》:“赗遺無所受。”意思是趙憙不接受别人贈送的助喪財物。
    • 這些典籍記載表明,“赗遺”是古代喪禮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社會互助和禮儀規範。
  4. 現代演變

    • “赗遺”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用,屬于古語詞。其含義在現代通常被“奠儀”、“份子錢”(在喪事語境下)或更直白的“喪禮金”、“喪事禮金”等詞語所替代。
    • 它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禮制、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作品中。

“赗遺”指古代在喪葬禮儀中,向喪家贈送財物(如車馬、衣帛、錢財等)以助辦喪事的行為及所贈之物。它源于“赗”(贈死者之物,尤指車馬)和“遺”(wèi,贈送)的結合,是古代喪禮制度中表達哀悼與互助的重要形式,常見于《儀禮》、《禮記》等典籍記載。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基本不再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典 (Zdic.net) - 《說文解字》條目:https://www.zdic.net/
  2. 漢典 (Zdic.net) - “遺”字釋義:https://www.zdic.net/
  3. 國學大師 (Guoxuedashi.com) - 《漢語大詞典》條目:https://www.guoxuedashi.com/
  4.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 《儀禮》、《禮記》相關篇章:https://ctext.org/
  5.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 “赗”、“赙”條目
  6.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 《後漢書·趙憙傳》:https://ctext.org/

網絡擴展解釋

“赗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喪葬語境,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名詞含義
    指因助辦喪事而贈送的財物。例如《後漢書·羊續傳》記載:“遺言薄斂,不受賵遺。” 這裡的“賵遺”即指他人為喪事所贈的財物。

  2. 動詞含義
    表示在喪事中以財物相贈的行為。如《新唐書·李義府傳》提到:“公卿争賵遺。” 此處強調贈送財物的動作。

二、相關辨析

三、使用場景

該詞多見于史書、古籍,如《後漢書》《新唐書》等,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使用。若需引用,建議結合上下文确認具體指向(財物或行為)。

四、參考資料

可通過《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進一步查閱古籍例證,或參考、6中的文獻片段。

别人正在浏覽...

案扤白丑鮑裡斯·戈東諾夫背拉犇骛扁嘴不夕城鋪塵榻道死大小方脈厎厲地理信息系統丁西林動電東方朔鬥茶二桃三士負關改拓感召革號枸杞子見禮接近饑附積攢芤脈苦雨利舌率土之濱民志内侮溥天同慶起運人間世镕範入調十二晚峰矢幹市畝試舌爽飒蜀棧搜捕素口罵人天竅題襟提頭兒托庇忘己危溜僞作蚊子樹仙長醎鹾鄉慕小國寡民遐幽寫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