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溜的意思、危溜的詳細解釋
危溜的解釋
(1).從高處瀉下的水流。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 江 南石工以高資盆增土疊小山數寸……蓄水作小瀑布傾瀉危溜。”
(2).指高檐的滴水。 傅尃 《故園》詩:“新涼六月有秋氣,危溜三更知雨聲。”
詞語分解
- 危的解釋 危 ē 不安全:危險。危殆。危言(a.故意說吓人的話;b.直言)。危難(刵 )。危如累(噄 )卵。 損害:危害。危及。 高的,陡的:危石。危樯。 使人驚奇的:危言聳聽。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
- 溜的解釋 溜 ū 滑行,(往下)滑:溜冰。 光滑,平滑,無阻礙:溜圓。溜光。 趁人不見走開:溜走。溜號。 同“熘”。 溜 ù 迅急的水流:大溜。急溜。 順房檐滴下來的水,房頂上流下的水:檐溜。承溜。 房檐上安
網絡擴展解釋
“危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發音來理解,具體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基本詞義(讀音:wēi liū)
- 從高處瀉下的水流
指自然或人工形成的高處流水,如瀑布或陡坡水流。例如清代文獻《揚州畫舫錄》中描述“危溜”為小瀑布傾瀉的景象。
- 高檐的滴水
指屋檐流下的雨水,常見于古詩文中。如傅尃《故園》詩中的“危溜三更知雨聲”,即通過屋檐滴水聲表現雨夜意境。
二、成語用法(讀音:wēi liù)
作為成語時,“危溜”比喻處境極其危險或困難,類似“如履薄冰”。例如:“公司資金鍊斷裂,如今已是危溜之際。”
補充說明
- 發音差異:讀音不同,含義不同。讀“liū”時側重物理形态的水流;讀“liù”時則為比喻義。
- 使用場景:本義多用于文學描寫,成語則適用于描述危機情境。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詞典》或《揚州畫舫錄》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危溜
危溜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含有一定的貶義意味。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危的部首是卩,筆畫數為5;溜的部首是水,筆畫數為13。
來源
危溜可能源自于《詩經·衛風·卷耳》中的一句詩:“有危溺矣。”這句詩意指人陷入危險和困境之中。後來,危溜逐漸演變為描述危險和不好的事物。
繁體
危溜的繁體寫法為「危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危溜在古代的寫法為「危僦」。
例句
他的舉止言談危溜得讓人不舒服。
組詞
危機、危險、溜走、溜須拍馬。
近義詞
危險、危急、危殆、危機。
反義詞
安泰、平安、穩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