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内心受到強烈震動。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卷上:“ 陸 機 所拟十四首,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幾乎一字千金。” 唐 杜甫 《送李校書二十六韻》:“衆中每一見,使我潛動魄。”參見“ 動魄驚心 ”。
"動魄"是由"動"與"魄"組合而成的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内心受到強烈震撼,精神為之顫動。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解釋,該詞多用于形容極度驚險、震撼或感人的場景,常以"驚心動魄"的固定搭配形式出現。
從詞源學考察,"魄"在《說文解字》中釋為"陰神也",指依附形體而存在的精神元素。《漢語大詞典》指出,"動魄"一詞最早見于南朝江淹《别賦》"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文學語境,後經演變成為描繪強烈心理震撼的常用表達。
現代漢語中該詞的用法具有以下特征:
在權威典籍中的應用實例包括:
"動魄"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 dòng pò(注音:ㄉㄨㄥˋ ㄆㄛˋ),其核心含義指内心受到強烈震動,常用來形容事件或場景對人的精神沖擊。以下為詳細解析:
詞義重點
強調外界事物對情感或心理的劇烈震撼,如"驚心動魄"的簡用形式。
語境特征
多用于文學性描述,常見于形容戰争場面、重大變故或極具感染力的藝術作品。
曆史淵源
最早見于南朝梁代锺嵘的《詩品》,評陸機詩作:"驚心動魄,幾乎一字千金"。
唐代用例
杜甫在《送李校書二十六韻》中寫道:"衆中每一見,使我潛動魄",描繪了人際交往中的深刻觸動。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作為"驚心動魄"的縮略形式出現。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句或組詞示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按視罷耗沖泊沖途串親初旨從衛盜據德行蠹木父舅袱駝甘臨寡鹄孤鸾哼氣洪飙虎豹慧義檢鈎燋悴嵥豎極勞敬事不暇均賦隽美峻宇雕牆寇仇儈牛嶺阪龍木祿米茅山摩洛哥嬲惱攀橑樸散疲暮潛默青田勤勤丘壑三七分開森峙商品生産山羞沙淺兒折麻申敍收拊疏瘦忪懞騰聞添禍天緒挑唇料嘴調和鼎鼐擿問桐圭灣回西門豹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