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茅山的意思、茅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茅山的解釋

山名。在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原名 句曲山 。相傳有 漢 茅盈 與弟 衷 固 采藥修道于此,因改名 茅山 。《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止于 句容 之 句曲山 ,恒曰……昔 漢 有三 茅君 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 茅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茅山,作為漢語詞彙,具有深厚的地理、曆史和文化内涵,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權威角度進行解釋:

  1. 地理實體(山脈名稱)

    指位于中國江蘇省西南部,地跨句容、金壇、丹陽、溧陽等市縣的一座山脈。它是甯鎮山脈的重要組成部分,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茅山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地質景觀著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其名稱源于古代盛産可用于編織和藥用的茅草(如白茅、黃茅),故稱“茅山”。

    來源參考: 《辭海》(第七版)地理分冊“茅山”條;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江蘇省志·地理志》。

  2. 道教聖地(宗教文化象征)

    茅山是中國道教上清派的發祥地,在道教史上享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崇高地位(見《洞天福地記》)。西漢時,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煉并得道成仙,被尊為“三茅真君”,山因此得名“茅山”(亦稱“三茅山”)。此後,陶弘景等著名道士在此創立和發展了上清派,使茅山成為重要的道教中心,宮觀衆多,香火鼎盛。

    來源參考: 中國道教協會官網“道教名山·茅山”介紹;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二卷)。

  3. 文化符號與衍生詞彙

    • 茅山道士: 特指在茅山修行或傳承茅山道法的道士。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如《聊齋志異》),常被描繪為精通法術、符箓、驅邪的人物形象。
    • 茅山術: 泛指被認為起源于或與茅山道教相關的方術、法術,包括符咒、齋醮、驅鬼、堪輿等,常見于民俗信仰和志怪小說中。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茅山道士”詞條;宗力, 劉群.《中國民間諸神》中關于“三茅真君”及道教法術的論述。

  4. 行政區劃地名

    因山得名,現指江蘇省句容市下轄的“茅山鎮”或“茅山風景區管委會”,是管理該區域行政事務和旅遊發展的基層單位。

    來源參考: 句容市人民政府官網行政區劃信息;國家民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行政區劃簡冊》。

網絡擴展解釋

“茅山”一詞的釋義可從地理、曆史、文化三方面綜合解析:

  1. 地理屬性
    茅山位于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東南部,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古稱“句曲山”,因漢代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采藥修道得名“茅山”,亦稱“三茅山”“良常山”。現分屬句容市與常州市金壇區,核心景區在句容境内。

  2. 道教地位
    作為道教“上清派”發源地,茅山被譽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東晉楊羲、許谧在此創立上清派,南朝陶弘景隱居四十餘年完善教義,使之成為道教重要宗壇。山中有九峰、二十六洞等道教勝迹,華陽洞為代表性景觀。

  3. 現代價值
    茅山兼具自然與人文景觀,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涵蓋抗日根據地舊址、森林公園等多元文化标籤。其名稱已從單純山名擴展為融合宗教、曆史、旅遊的綜合性文化符號。

(注: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典籍及現代資料,如需完整文獻可參考相關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冰锷蔔師昌符怠慢玳瑁簪戴仁打罵倒持太阿倒楣等給登緣對翫杜門自絶風訊凫旌岡嶺格薩爾王傳國樂孤賞憨實好評懷古傷今壞證嘩世動俗講畫進船筋力謹肅卷頭語寬腸狂風姱容修态蠟美人斂色屏氣燎告菱花鏡隆麗鹿蹊門闩彌天大謊屏帳強文假醋氣度跂骨輕屦清明節青藏高原驅霆策電仁聖肉杏撒因省治守邊書襻猥佌帷燈匣劍無狀鄉鎮屑屑徙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