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ubmit as vassal]∶歸順;歸附
(2) [(of woman) be married into husband's home]∶古代稱女子出嫁(從夫家方面說)
(3) [return]∶歸來,回來
(1).回來;歸來。《詩·小雅·六月》:“ 吉甫 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 鎬 ,我行永久。” 朱熹 集傳:“多受福祉,蓋以其歸自 鎬 而行永久也。” 南唐 馮延巳 《采桑子》詞:“玉堂香煖珠簾捲,雙燕來歸,君約佳期,肯信韶華得幾時?” 明 馮夢龍 《智囊補·閨智·屈原姊》:“ 屈原 既放逐,其姊聞之,亦來歸。”
(2).歸順,歸附。《水經注·青衣水》引《竹書紀年》:“ 梁惠成王 十年, 瑕 陽人自 秦 道 岷山 青衣水 來歸。”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聲容》:“方今聖人禦世,萬國來歸,車書一統之朝,此等制度自應潛革。” 毛6*澤6*東 《井岡山的鬥争》:“如此等類的話,逐漸引起敵軍士兵和無出路的下級官長對我們注意,自拔來歸的将日益增多,紅軍擴充,又是一條來路。”
(3).謂已嫁之女為夫家所棄而返母家。《左傳·莊公二十七》:“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 杜預 注:“歸,不反之辭。” 孔穎達 疏:“見絶而出,則以來歸為辭,來而不反也。”
前來饋送。歸,通“ 饋 ”。《左傳·隱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 咺 來歸 惠公 仲子 之賵。” 孔穎達 疏:“賵者,助喪之物。”《左傳·隱公八年》:“三月, 鄭伯 使 宛 來歸 祊 ,不祀 泰山 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來歸漢語 快速查詢。
“來歸”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個義項:
指個人或群體主動歸順、依附于某一方。常見于曆史或政治語境,如:
古代從夫家角度稱女子嫁入夫家,或女子被休棄返回母家:
表示“回來”的書面表達,多見于古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案例或現代應用,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等權威來源。
《來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回來。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遠離而又回到原處。
來歸的部首分别是“從”和“歸”,主筆畫分别為7畫和4畫。
《來歸》一詞最早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歸,複也,來也”。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常見的成語。
《來歸》的繁體字是「來歸」。
在古代,筆畫的形狀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來和歸的字形分别為「來」和「歸」。
1. 終于,他來歸了,我們可以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
2. 這個流浪的旅人終于來歸了他的家鄉。
3. 生活的經曆讓他明白了家才是他真正的來歸之所。
歸來、歸還、歸宿、返歸、入歸
回家、返回、歸隊、回歸、回到
離去、出發、離開、遠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