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遞日的意思、遞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遞日的解釋

依照次序一天接一天。《南史·袁粲傳》:“時 粲 與 齊高帝 、 褚彥回 、 劉彥節 遞日入直,平決萬機。”《南史·儒林傳·孔子袪》:“事竟,敕 子袪 與右衛 朱異 、左丞 賀琛 於 士林館 遞日執經。”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尊敬師傅》:“ 太宗 乃令 洎 ( 劉洎 )與 岑文本 、 馬周 遞日往東宮與皇太子談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遞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太陽交替升起,引申為時光流逝、歲月更替。該詞屬于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古典文獻中可見。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本義

    "遞"指傳遞、更替;"日"指太陽或時間單位。"遞日"字面指太陽每日交替升起,象征時間的連續推移。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123頁)

  2. 引申含義

    比喻時間流轉、光陰變遷,常見于描述歲月更疊或曆史演進。

    例: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時序》:"時運交移,質文遞日。"


二、詞源與用法


三、現代語境中的意義

在當代漢語中,"遞日"一詞極少單獨使用,多作為文言殘留見于成語或固定表達(如"光陰遞日"),其核心仍保留時間流逝的意象,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2. 《文心雕龍譯注》(周振甫注,中華書局,2012年)
  3. 《古代漢語詞彙學》(王力著,商務印書館,2013年)

(注:因古籍文獻的權威電子資源鍊接需定向訪問,此處僅标注紙質來源。讀者可通過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等平台查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遞日”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ì rì,其核心含義為依照次序一天接一天。以下從詞義解析、文獻出處及用法等方面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拆分:

    • 遞:本義為傳送、順次排列(如“遞補”“遞增”)。
    • 日:指太陽、白天,或時間單位“一天”。
    • 組合後,“遞日”強調按順序連續進行的每日更替,常見于描述輪值、事務安排等場景。
  2. 現代釋義:
    指事物或行為按固定次序每日接續,如輪流值班、連續任務等。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1. 古代典籍引用:

    • 《南史·袁粲傳》記載官員“遞日入直(值)”,即輪流每日處理政務。
    • 唐代《貞觀政要》提到劉洎等人“遞日往東宮”與太子論學,體現輪流講學的制度。
  2. 典型用法:
    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員輪值、連續事務安排,如“遞日執經”“遞日決事”。


三、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南史》《貞觀政要》等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矮矮實實捭阖摽賣别本才高識遠成仿吾扯臊持疑不決牀杌刀刀等離子态餌柏浮財公務車勾股形光備櫃身翰藻豪猛橫槊賦詩宏拔化手回靶葷菜火宮降除驕伉蟭螟家系戛玉鳴金機群就湯下麪絹帛鞠侯看大流恇惶寬飲袴腿靈懷領録門坎年韶鳥村攀交辟違期望睿見上種設國生西沈人詩老獅子身中蟲瑣第挑腳題劍尉鬥無狀子相禮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