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誤恩的意思、誤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誤恩的解釋

謂誤施恩澤。多用作謙詞。 宋 曾鞏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然則推至公之誼,宜始於臣。惟特寝於誤恩,可曲全於拙分。” 宋 王安石 《辭仆射表》:“伏望聖慈,俯照愚款,斷從公論,追寝誤恩。”《續資治通鑒·宋太宗淳化五年》:“﹝帝﹞又别賜錢五十萬以遺其祖母。翼日,對宰相言及之,且曰:‘已與五十緡矣。’ 呂蒙正 曰:‘前所賜蓋五百緡。’帝曰:‘此誤也,然不可追。’…… 虛己 亦純孝篤謹,家極貧。雖一時誤恩,人以為殆天賜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誤恩"是一個相對冷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詞典收錄較少,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素及典籍用例進行解析。核心含義指錯誤地施與恩惠,或指本不該承受、有謬誤的恩典。以下從語素、釋義、典籍應用三方面闡釋:

一、語素解析

  1. 誤(誤)
    • 本義:謬誤,錯誤。《說文解字》:"謬也。"
    • 引申義:耽誤,妨害;非故意地造成過錯。如《史記·項羽本紀》:"毋從俱死也。"張守節正義:"誤,妨也。"
    • 本義:恩惠,情誼。《說文解字》:"惠也。"
    • 引申義:寵愛,厚待。如《詩經·豳風·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二、詞義界定

"誤恩"屬偏正結構,即"錯誤的恩惠"。具體可解為:

  1. 施恩者的角度:因判斷失誤、失察或徇私而錯誤地給予恩惠(如賞賜、提拔、寬宥等)。

    例:宋代李綱《靖康傳信錄》:"恐誤恩命,緻失衆望。"(指錯誤任命可能贻誤朝廷恩典的威信)

  2. 受恩者的角度:本不該獲得卻因謬誤承受的恩典,暗含受之有愧或後果不祥之意。

    例:清代趙翼《廿二史劄記》載明代奏議:"濫爵誤恩,適足為累。"(指不當的封賞反成負擔)

三、典籍應用與權威佐證

  1. 史書用例

    《宋史·職官志》載官員谏言:"若使僥幸者得計,則忠實者灰心…此非誤恩乎?"(批判不當封賞扭曲公正)

  2. 奏議文書

    明代張居正《陳六事疏》:"名器濫予,則僥幸生而紀綱壞,此誤恩之弊也。"(指出濫施恩寵敗壞法度)

  3. 筆記小說

    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借鬼神諷喻:"誤恩之施,如飲鸩止渴。"(喻錯誤恩惠反招禍患)

四、語義辨析

需區别于"恩誤"(因恩惠導緻的過失)或"誤施"(泛指錯誤施行)。"誤恩"強調恩惠本身的性質錯誤,隱含對施受雙方倫理責任的批判,多見于古代谏诤、史評語境。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王力. 《王力古漢語字典》[M]. 中華書局, 2000.
  3. 漢典網(www.zdic.net)——"誤"、"恩"字義溯源.
  4.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典籍原文檢索庫.

網絡擴展解釋

“誤恩”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拼音:wù ēn
詞性:貶義或謙辭
核心含義:

  1. 錯誤的恩惠:指因不當的善意或恩惠導緻負面後果,強調行善需謹慎。
  2. 謙辭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獻,表示“誤施恩澤”,即自謙地認為對方給予的恩惠是出于誤解或自己不配接受。

二、詳細解析

  1. 貶義語境

    • 含義:因錯誤的決策或行為(如過度施恩)引發麻煩或不幸。
    • 使用場景:警示行善需考慮後果,例如盲目幫助他人反釀成惡果。
    • 示例:

      “誤恩”常被用來批評某些看似善意的行為實則有害,如溺愛子女導緻其無法獨立。

  2. 謙辭語境

    • 含義:自謙表示自己不值得受恩,或對方施恩是出于誤解。
    • 曆史出處:
      • 宋代曾鞏《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提到“惟特寝于誤恩”,用于辭讓封賞。
      • 王安石《辭仆射表》中“追寝誤恩”亦為自謙拒絕官職。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可參考宋代文獻或漢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埯子拜阙保定市抱木不配蠶功層出超轶絶塵城隍弛廢創業維艱粗活搭截澹沲打退堂鼓蹬腿東床之選額賞放遊副尉高位宮邸功率計句芒滾條過零丁洋呵禁花脣荒腆環琨回岩堿水金戈鐵馬即使九葉拘罷劇聖慨然應允臨文不諱利薮麻椎抿泣母養鬧魚花泥龍啟殡渠堨熱帶雨林氣候儒門三青蔓盛戚蛇師十伯逝聖市語肆恣素娥肅和煻灰相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