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浩裾 ”。亦作“ 浩倨 ”。傲倨,怠慢不恭貌。《墨子·非儒下》:“立命緩貧而高浩居。” 畢沅 校注:“同‘傲倨’。”《墨子·非儒下》:“夫儒浩居而自順者也。” 盧文弨 校:“《晏子》外篇與此多同,‘浩居’作‘浩裾’。” 孫诒讓 間诂:“居、裾,并倨之叚字。”《晏子春秋·外篇下一》:“彼浩裾自順,不可以教下。”《孔子家語·三恕》:“浩倨者則不親,就利者則無不弊。”
“浩居”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存在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詞義解釋
源自《墨子·非儒下》和《晏子春秋》,指态度傲慢、不恭敬。如《墨子》提到“夫儒浩居而自順者也”,意指儒家學派自視甚高、行為倨傲。
字形演變
“浩居”在古籍中亦寫作“浩裾”“浩倨”,均為“傲倨”的假借字(“居”“裾”通“倨”),強調姿态上的傲慢。《墨子》畢沅校注明确标注其同“傲倨”。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性語境,如《晏子春秋·外篇》指責儒家“浩裾自順,不可以教下”,暗含對禮教形式主義的否定。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浩居”解釋為“房屋寬敞、住宅堂皇”,其中“浩”表廣闊,“居”指住所。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研究,可能與詞義演變或誤用有關,需謹慎采用。
《浩居》是一個漢字詞彙,其意思是指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安泰得意的樣子。
這個詞彙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水和尤。它有12個筆畫。
《浩居》一詞源自《論語·子罕第十二》:“物壯則浩,壅則塞”,表示事物充盈時會顯得廣大浩蕩;如果受到阻礙,就會導緻堵塞。而《浩居》則進一步引申為人們在寬敞、舒適的居住環境中生活的愉悅感。
在繁體字中,“浩居”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浩居"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差異。
以下是一個使用《浩居》的例句:
他幸福地浩居在新購買的大别墅中。
與《浩居》相關的組詞有:
1. 浩蕩:形容氣勢浩大、宏偉
2. 浩大:形容規模宏大、廣闊
3. 張揚:形容态度、行為等外顯、誇張、大膽
與《浩居》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1. 安居:指人們生活在甯靜、舒適的環境中
2. 安樂:指人們在幸福、快樂的狀态下生活
與《浩居》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1. 悲慘:指人們在困苦、不幸的環境中生活
2. 貧困:指物質匮乏、貧窮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