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樣行動。《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夫不處勢以禁誅擅愛之臣,而必德厚以與天下齊行以争民,是皆不乘君之車,不因馬之利車而下走者也。”
(2).并行;一齊走。 晉 傅玄 《祝祖文》:“祖君自東,百靈齊行。”
(1).同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辨史,則與贊評齊行;銓文,則與叙引共紀。”
(2).同一行業。
“齊行”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含義:
同樣行動
指不同個體采取一緻的行為。例如《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中提到“與天下齊行以争民”,強調通過統一行動争取民心。
并行;一齊走
表示共同前進或并列行走。如晉代傅玄《祝祖文》中的“祖君自東,百靈齊行”,描繪神靈共同行進的場景。
同類或同一行業
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論說》中提到“辨史,則與贊評齊行”,指同類事物并列;也可指同一職業群體(如手工業行會)。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選擇釋義,若需深入考證,可查閱《漢典》或《文心雕龍》等古籍原文。
《齊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人們一起行走或者行動一緻,也可以表示人們的步伐整齊劃一。
《齊行》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齊”,右邊的部首是“行”。其中,“齊”的拼音是“qi”, 它的五筆編碼是“31111”,總共有12個筆畫。而“行”的拼音是“xing”,它的五筆編碼是“31251”,總共有6個筆畫。
《齊行》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我國古代的《齊國法·九則》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齊國國君齊威王聽到大臣建議他和官員們一起步行巡視國家,以了解民情和國家的實際問題。齊威王采納了這個建議,于是他們就一起行走,這個行為就被形容為“齊行”。
《齊行》的繁體字為「齊行」,由于繁體字在現代漢字使用中并不常見,所以在大部分時候我們更多地使用簡體字「齊行」。
在古代的漢字中,「齊行」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細微差别,因為漢字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但總體來說,「齊行」的古代寫法與今天的寫法相差不大。
1. 我們需要在困難面前齊心協力,齊行前進。
2. 在舉辦重要會議期間,工作人員必須保持步伐齊行。
1. 齊步行走
2. 齊心合力
3. 齊心協力
4. 齊心同力
1. 齊步
2. 同步
3. 協同
4. 合力
1. 非齊行
2. 不對稱
3. 不協調
4. 不一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