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晉升職位。 漢 蔡邕 《上<漢書>十志疏》:“質奉機密,趨走陛下,遂由端右出相外藩,還尹輦轂,旬日之中,登躡上列。”
(2).踩踏山路。《宋書·謝靈運傳》:“尋山陟嶺,必造幽峻……登躡常著木履,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去其後齒。”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我思飛步綴登躡,又欲生綃乞圖寫。”
(3).猶登臨。 宋 歐陽修 《送楊員外》詩:“聞君東南行,山水恣登躡。”
“登蹑”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結合權威資料綜合解釋如下:
晉升職位
源自漢代蔡邕《上<漢書>十志疏》:“旬日之中,登躡上列”,指短時間内升遷至高位。常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官員職位提升。
踩踏山路
見于《宋書·謝靈運傳》:“登躡常著木履”,描述登山時踏足山路的動作。謝靈運發明了便于山行的木屐(“謝公屐”),體現此詞與山行的關聯性。
登臨(高處)
宋代曾鞏《送程公闢使江西》中“登躡”指登臨高處,帶有遊覽、攀登山峰的意境,如“飛步綴登躡”表達登高望遠的動态。
《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将“登蹑”列為書面語,建議在閱讀古籍時重點關注語境。如需例句或近義詞(如“攀登”“晉升”),可進一步查閱相關文獻。
登蹑的意思:“登蹑”是一個詞語,意思是登上、踏上,常用于描述人們爬山、攀登、登高等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登蹑”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登”部表示行為,有6筆;而“蹑”部則表示腳步,有18筆。
來源:“登蹑”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聯翩》一書中,用于形容人們登山攀登、一步一腳地行走的情景。
繁體:《登蹑》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寫作“登躋”,其中“躋”與“蹑”為形近字,都有着登高行走的含義。
例句: 1. 他們登蹑山峰,欣賞着壯麗的風景。 2. 她踏着青石,登蹑小徑,來到了山頂。
組詞:相關的詞語有:登山、攀登、踏上、登頂等。
近義詞:近義詞有:攀登、登上、踏足。
反義詞:反義詞可以是下山、下降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