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端的意思、更端的詳細解釋
更端的解釋
(1).另一事。《禮記·曲禮上》:“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 孔穎達 疏:“更端,别事也;謂嚮語已畢,更問他事。” 宋 梅堯臣 《依韻和王平甫見寄》:“ 仲尼 書 * ,亦莫重更端。”《明史·倪元璐傳》:“又如詞臣 文震孟 正學勁骨,有古大臣之品,三月居官,昌言獲罪,人以方之 羅倫 、 舒芬 。而今起用之旨再下,謬悠之譚不已,将毋門戶二字不可重提耶?用更端以相遮抑耶?”
(2).指書寫時另行換頭。 清 龔自珍 《最錄穆天子傳》:“今闕文有二種:有闕甚多,不知若幹名者,事更端也,寫書者宜書之曰闕;有闕一二名者,事無更端,則食也,寫書者宜為方空於行間,不言闕。”
詞語分解
- 更的解釋 更 ē 改變,改換:更正。更生(重新獲得生命,喻複興)。更衣(a.換衣服;b.婉辭,上廁所)。更定(改訂)。更疊(輪流更換)。更遞。更番。更新(舊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張(調節琴弦,喻變更或改革)。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網絡擴展解釋
“更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ēng duān,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指另一件事或話題的轉換
- 定義:當對話或讨論涉及不同主題時,“更端”表示話題的切換或另起新事。例如《禮記·曲禮上》記載:“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 孔穎達疏注解釋為“更端,别事也”,即對方提出新話題時,需起身回應。
- 文學用例:宋代陸遊在詩句中曾用“老來日月駛,秋令俄更端”表達季節更替的引申含義。
2.書寫時換行或另起段落
- 定義:在古籍書寫中,“更端”指段落或内容的換頭,即另起一行書寫新内容。清代龔自珍在《最錄穆天子傳》中提到,當内容出現缺失或需分段時,書寫者會“更端”以明确區分。
補充說明
- 詞源:“端”本義為“正”或“起始”(如“端坐”“端倪”),而“更”表示“改變”,組合後引申為轉換話題或書寫形式。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多用于古文研究或特定文學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禮記》原文或清代文獻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更端這個詞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意思。
1. 第一個意思是指事物更加嚴重、激烈、極端。比如,我們可以用“問題更端”來形容一個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或複雜。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更”和“端”兩個部首。其中,“更”的意思是更加、更為,而“端”的意思是終點、末端或已經到達最高或最低點。因此,“更端”的意思就是已經到達或接近最極緻的狀态。
2. 第二個意思是指将衣物倒過來或颠倒。這個意思常用在用手或工具将衣物翻轉的動作中。比如,我們可以說“把襯衣更端一下”。這個意思來源于繁體字,但在現代漢字書寫中已經較少使用。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現代漢字類似,隻是字形稍微有些差異。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需要更專業的人來處理,因為情況已經變得更端了。
2. 我不小心将杯子撞倒了,結果水灑了一地。我得更端一下杯子。
關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這個詞比較特殊,沒有與之相關的組詞、近義詞或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