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搗臼的意思、搗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搗臼的解釋

方言。舂米的器具。如俗諺:十八個搗臼還生在岩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搗臼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名詞,指傳統農耕社會中用于舂米、去殼或粉碎谷物的石制或木制器具。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文化背景:

一、基本定義

搗臼由兩部分構成:

  1. 臼(jiù):指中部凹陷的容器,通常為石制或木制,用于盛放待加工的谷物。
  2. 杵(chǔ):配套使用的長棒,通過人力捶搗實現脫殼或粉碎功能。

    《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舂米器具,臼為凹槽,杵為搗擊之棒”。

二、結構與工作原理

三、文化象征與社會功能

  1. 家庭生産标志:傳統社會中,搗臼是家庭自給自足的重要工具,常見于農家院落。
  2. 協作象征:搗米常需多人輪流操作,體現集體勞動精神,如民諺“衆人拾柴,輪流搗臼”。
  3. 民俗意象:在文學作品中象征質樸生活(如古詩《舂米行》:“深院杵聲連曉臼”)。

四、現代演變與引申義

隨着機械碾米機的普及,搗臼逐漸退出日常使用,但在部分方言中保留引申義: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7卷,頁521
  2. 《中國古代農具發展史》(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第四章
  3. 《中國民俗大觀·生産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頁89-91

網絡擴展解釋

“搗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字面含義(主要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一種傳統舂米器具,由石臼和木杵組成,通過人力捶打谷物脫殼或研磨。

    • 方言中常見此用法,如俗諺“十八個搗臼還生在岩上”(形容事物繁多或難以處理)。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農村傳統勞作工具,部分文學作品中借其物理特性比喻重複性動作或沉重壓力。例如:“瀑布水流如巨錘搗臼”(形容沖擊力強)。


二、引申含義(次要解釋)

  1. 成語化用法
    根據,該詞在特定語境中可比喻“在合作或争鬥中起關鍵作用的人”,類似“樞紐角色”。但此用法較少見,且其他權威資料未明确提及,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隘巷罷休崩倒敝風冰輪財薮朝鞾螭坳馳驅帶刺大鵹打滅窦滔婦遁賊飯場焚香頂禮該放改弦宮帏官費逛青詭言浮說國姓燋卷記分冊咭咭哝哝兢兢戰戰進駕稷禼齎咨絶詩開曉科研窠坐兩葉鍊形料草立幅陵岑爐熏排鑹巧遲情心勤廉绮習碶牐旗幟鮮明認捐仁悌森木擅師搜牢遂官探腸鐵範鐵氧體提奬通達頽落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