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捣臼的意思、捣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捣臼的解释

方言。舂米的器具。如俗谚:十八个捣臼还生在岩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捣臼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名词,指传统农耕社会中用于舂米、去壳或粉碎谷物的石制或木制器具。以下是其详细释义及文化背景:

一、基本定义

捣臼由两部分构成:

  1. 臼(jiù):指中部凹陷的容器,通常为石制或木制,用于盛放待加工的谷物。
  2. 杵(chǔ):配套使用的长棒,通过人力捶捣实现脱壳或粉碎功能。

    《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舂米器具,臼为凹槽,杵为捣击之棒”。

二、结构与工作原理

三、文化象征与社会功能

  1. 家庭生产标志:传统社会中,捣臼是家庭自给自足的重要工具,常见于农家院落。
  2. 协作象征:捣米常需多人轮流操作,体现集体劳动精神,如民谚“众人拾柴,轮流捣臼”。
  3. 民俗意象:在文学作品中象征质朴生活(如古诗《舂米行》:“深院杵声连晓臼”)。

四、现代演变与引申义

随着机械碾米机的普及,捣臼逐渐退出日常使用,但在部分方言中保留引申义: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7卷,页521
  2.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第四章
  3. 《中国民俗大观·生产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页89-91

网络扩展解释

“捣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字面含义(主要解释)

  1. 基本定义
    指一种传统舂米器具,由石臼和木杵组成,通过人力捶打谷物脱壳或研磨。

    • 方言中常见此用法,如俗谚“十八个捣臼还生在岩上”(形容事物繁多或难以处理)。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农村传统劳作工具,部分文学作品中借其物理特性比喻重复性动作或沉重压力。例如:“瀑布水流如巨锤捣臼”(形容冲击力强)。


二、引申含义(次要解释)

  1. 成语化用法
    根据,该词在特定语境中可比喻“在合作或争斗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类似“枢纽角色”。但此用法较少见,且其他权威资料未明确提及,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案剑傲骨别县庳陋并禽沉浸赤瑛盘绸缪大拜门大司乐跕鸢定食黩兵笃患笃念发难高风根深枝茂观机而作还质恒久画土分贡魂惊胆落讲帏竞胜踞肆历本赁力鹭鼓论草轮相买告帽子名鞿利鞚鸣弦揆日闽剧拏舟弄兵庞眉皓首畔涣清糟十二时神水至清则无鱼水中捞月水涨船高水性杨朔易梳起私事碎石袒臂挥拳投木报琼吐贺驼蹄鸡勿吉侮翫无业瞎闹想到灦焕县师险文稀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