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仁悌的意思、仁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仁悌的解釋

仁愛悌敬。悌,敬重兄長。《後漢書·劉趙淳于等傳贊》:“ 淳于 仁悌,‘巨孝’以名。”《新唐書·趙隱傳》:“性仁悌,不敢以貴權自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仁悌"是由"仁"與"悌"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内涵源自儒家倫理體系。據《漢語大詞典》解釋,"仁"指人與人之間的親善關系,特指"愛人"的品德,如《論語·顔淵》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悌"則專指敬重兄長,《孟子·梁惠王上》有"申之以孝悌之義"的記載。

二者結合形成的"仁悌"概念,在《四書章句集注》中被朱熹闡釋為"仁主于愛,悌主于敬",強調以仁愛之心踐行長幼有序的道德準則。該詞常見于傳統家訓文獻,如《顔氏家訓》将"行仁悌"列為子弟修養的重要标準。

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中指出,這個雙音節詞的産生體現了漢語詞彙化過程中倫理概念的凝練,既保留了"仁"的博愛本質,又突顯了"悌"的實踐指向。在語義結構上,"仁"為體,"悌"為用,構成儒家"修身齊家"思想的重要支點。

網絡擴展解釋

“仁悌”是漢語中一個古典詞彙,主要包含儒家倫理思想中的兩種品德,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指“仁愛”,即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互助與同情,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強調寬厚待人、推己及人的道德準則。


  2. 指“敬重兄長”,引申為對長輩的尊重與順從,體現家庭倫理中的長幼有序。

組合後的“仁悌”意為仁愛且敬重兄長,常用于形容兼具博愛之心與家庭倫理美德的人。


二、文獻用例


三、綜合釋義

“仁悌”強調内外兼修:

此詞多見于古籍,現代使用較少,但在傳統文化讨論中仍具參考價值。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後漢書》《新唐書》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話詩白膠香遍疊邊鎮弼承不息潮潤成活斥叱點將調任對講機惡辭恩波附律俯拾地芥高情遠意共權撼動汗牛充屋呵導荷馬還口願将來式教宗迦文解聘節信技勇朘剝劇辭慨喟罹禍林缬蝼蟻貪生鸾咽鶴唳曼殊室利旄騎配量謙癖七八下裡情形秋齋散花善遇沙勇事威屬兵鼠雀之輩素衣燙頭談訴填路體伏萬應靈丹委備維藩文昭武穆閑瞧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