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設隘的意思、設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設隘的解釋

(1).設置關塞。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滱水》:“ 滱水 自縣南流入峽,謂之隘門,設隘于峽,以譏禁行旅。” 熊會貞 疏:“蓋因設關以察非常,故《魏書·太宗紀》、《靈徵志》有 天門關 之稱。”

(2).謂天設之險阻。 北齊 邢邵 《百官賀平石頭表》:“ 大江 設隘,實限夷華, 前魏 觀濤而退, 後魏 登山而反,聲教不通,多歷年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設隘是漢語中的軍事術語,指在險要或狹窄的地段設置關隘、堡壘等防禦工事,以阻擋敵軍進攻或控制交通要道。其核心含義強調利用地理優勢構建軍事屏障,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意為“布置、建立”,強調主動構建防禦體系的行為。

  2. 指險要的關口或狹窄通道,如山谷、關隘等易守難攻之地。

    《漢語大詞典》釋“隘”為“險要之處”


二、軍事應用


三、詞義延伸

現代語境中,“設隘”可隱喻設置障礙或門檻,如:

“市場競争中,企業常通過技術專利設隘,限制對手進入。”

但此用法屬引申義,核心仍保留軍事防禦的原始内涵。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明确标注“設隘”為“于險要處設防”*。

  2. 《中國古代軍事通史》(軍事科學出版社):

    分析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設隘守險”的戰略實踐*。


例句解析

“秦人設隘于崤山,伏擊晉師。”(《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此例中,“設隘”指秦軍在崤山峽谷布置伏兵,利用地形全殲晉軍*。


結語

“設隘”是兼具地理與戰術智慧的軍事行為,其釋義需緊扣“利用險地構築防禦”的本質。現代引申用法雖存在,但學術讨論仍應以原始軍事定義為基準。

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第6卷,第423頁。

參考:《孫子兵法新注》(中華書局,2010)地形篇,第87頁。

參考:《中國古代軍事通史·春秋戰國卷》(軍事科學出版社,2015)第204頁。

網絡擴展解釋

“設隘”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設置關塞
    指在險要之地設立防禦設施或關卡,用于軍事防禦或控制交通。例如北魏郦道元在《水經注》中提到“設隘于峽,以譏禁行旅”,即在峽谷中設置關隘以盤查行人。

  2. 天設之險阻
    形容自然形成的險要地形,如山川河流等天然屏障。北齊邢邵曾用“大江設隘”描述長江作為天然防線的作用。

二、出處與用法

三、示例與組詞

四、單字解析

“設隘”既可指具體的軍事防禦措施,也可用于抽象描述自然或人為的限制。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愛樹愛惜寶牀成典癡雲騃雨寵貴抽簡祿馬錘擊措置等杖牒舉觝滞杜郵之戮發短心長法先王改名易姓箇時酣鬥漢書橫攔豎擋歡浃恢揚火禁谫材見贻結隊開奠看冷暖朗誦詩籠脫緑瑩瑩迷徒墨杜薩年例漂淩譴舉前茅竊嘗清優遒爽全能運動入貢三親四眷山豬捎裢申斥事宦時勢漱盥贖價四鄰送審台槐貪相添案天不轉地轉象隊顯進現實主義襲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