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倒冠落佩的意思、倒冠落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倒冠落佩的解释

亦作“ 倒冠落佩 ”。 1.指弃官归隐。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 唐 杜牧 《晚晴赋》:“若予者则为何如?倒冠落珮兮,与世阔疎。敖敖休休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駡。”

(2).指隐者装束。《剪灯新话·龙堂灵会录》:“ 陆处士 遂离席而陈诗曰:‘……鼓瑟吹笙传盛事,倒冠落珮预华筵。’”


见“ 倒冠落珮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倒冠落佩”是汉语中描述人物形态或精神状态的成语,其核心含义为“衣冠不整,佩饰脱落”,常用于表现两种情境:

1. 形态描写

字面指帽子歪斜、玉佩散落,形容醉酒、狂放或行为不受拘束的状态。例如杜牧《晚晴赋》中“若予者则谓何如,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展现诗人借酒消愁、不拘礼法的形象(参考《汉语大词典》)。

2. 精神象征

引申为主动脱离官场礼法束缚,表达隐逸志向。北宋文人晁补之在《涧南园记》中以“倒冠落佩,买田筑室而居”描写隐士生活,体现对世俗规约的疏离(来源:国学大师网)。

语义辨析

该成语含贬义与褒义双重色彩:既可用于批评仪态失范,也可褒扬超脱名利的高洁品格。现代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人物评价,如描述竹林七贤“倒冠落佩,纵酒佯狂”的反叛精神(来源:汉典网)。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实际链接,文献依据可参考《汉语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倒冠落佩”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ǎo guān luò pèi,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核心解释
    字面指脱下官帽、摘去佩玉,原形容古代官员辞去官职、归隐乡野的行为。后引申为失去原有地位或权威,既可指主动辞官,也可隐喻被动罢免。

  2. 延伸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该词也用于描述隐士的装束或超脱世俗的状态(如《剪灯新话》中“倒冠落珮预华筵”)。


二、出处与典故


三、使用场景

  1. 主动辞官:如官员主动卸任归隐,强调淡泊名利(例:他功成身退,倒冠落佩,归隐山林)。
  2. 被动失势:可委婉表达因罢免或贬谪失去地位(例:政变后,权臣倒冠落佩,权势尽失)。
  3. 文学意象:用于诗词或历史文本,渲染隐逸氛围或人物形象。

四、注意事项


五、例句参考

“鼓瑟吹笙传盛事,倒冠落佩预华筵。” ——《剪灯新话·龙堂灵会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故或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可参考杜牧、苏轼的原文或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业冰梨撤保驰驷春闱除破寸步难移洞庭湖平原端相鹅雏酒法律规范风掣雷行封陲忿嫉狗鼠不食汝余瓜搭关肃霜古体诗还退怀黄佩紫斛发讲求简求解雇旌孝巨细剧增朗姆酒陵诋流和罗惹梅岭难得糊涂内圣外王嗫呫强豪期集所青华清遒暒晏栖讬秋千节髯须主簿桑茎实三老五更山芋食方于前食嗓水渚朔法鼠偷天崩地坼通本駞逗亡畔违倍微特伪庭呜唈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