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電子表的意思、電子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電子表的解釋

[electronic watch] 内部裝配有電子元件的表,一般分液晶顯示數字式和石英指針式兩種

詳細解釋

以微型電池作能源采用電子元件的表的總稱。包括擺輪式電子表、音叉表、石英表、全電子石英表、多功能電子表和太陽能電子表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電子表是一種以電池為能源,利用石英晶體振蕩器的穩定頻率或集成電路技術來驅動顯示器或指針,從而實現精确計時的便攜式計時裝置。其核心特征在于摒棄了傳統機械表的發條和齒輪傳動系統,轉而依賴電子元件進行時間計量與顯示。

一、核心定義與工作原理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電子表指“利用石英振蕩器或集成電路等電子元件做成的表”。其計時原理基于石英晶體在通電後産生穩定高頻振蕩的特性,振蕩頻率經電子電路分頻後驅動時間顯示模塊(如液晶屏、發光二極管或步進電機帶動指針)。這種技術确保了遠高于機械表的走時精度(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主要構成部件

  1. 振蕩系統:核心為石英晶體諧振器,通常振蕩頻率為32,768Hz,提供基準時間信號(來源:《現代科學技術名詞》)。
  2. 集成電路:包含分頻器、計數器、譯碼器等模塊,将高頻信號轉換為時分秒信號,并控制顯示邏輯。
  3. 顯示裝置:分為數字式(LCD/LED屏幕直接顯示數字)與指針式(通過步進電機驅動指針)兩類。
  4. 能源系統:普遍采用紐扣電池供電,部分型號支持太陽能充電或動能轉換技術。

三、分類與功能拓展

依據顯示方式可分為:

四、權威文獻中的技術演進

《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子工程卷指出,電子表的發展曆經四代:從早期擺輪遊絲式到音叉式,1970年代石英技術突破實現商業化量産,21世紀智能芯片的應用使其功能多元化(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電子版)。當前主流産品日誤差已可控制在±0.5秒以内,顯著優于機械表的±30秒标準。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詞典鍊接,本文依據權威工具書釋義及專業文獻進行學術性編寫,相關定義可查閱《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紙質或官方電子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電子表是以電子元件為核心計時裝置的手表,其定義和特點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

電子表通過微型電池供電,内部裝配電子線路及振蕩器實現計時功能。根據《漢典》解釋,主要分為兩類:

  1. 液晶顯示數字式:直接以數字顯示時間
  2. 石英指針式:通過石英機芯驅動指針

二、核心特征

三、發展曆程

1955年瑞士研制出首款擺輪遊絲電子表,标志着計時工具進入電子時代。後續曆經音叉表(1960年代)、石英表(1969年精工推出首款)等技術革新,1980年代後液晶顯示技術普及使電子表走向大衆化。

四、延伸含義

在漢語語境中,"電子表"還被引申為形容做事精準無誤的特性,如"他做事像電子表一樣分秒不差"。

注:如需了解電子表具體功能參數或選購建議,可查閱列出的10項常見功能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百疾班絲貝鼈封孛相不饒補刖材鋪采戰撤材賜敕擔榜狀元大眼賊大族頂銀風岸廣漠管穴好修紅萼花炬劫鼠倉浸洽禁體詩廐副菌蠢軍令重如山曠日彌久老視靓雅陵持臨統俚淺六祝呂氏春秋馬郎忙祥妙材木馬烹炰披豁譬猶強笑強貞欠體權實鵲知風熱亂三灑紗帽屬統體大思精帖寫頭忽投鼠忌器枉徑婉言謝絕問舍求田無形無影骁徒謝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