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愛修飾儀容。借指重視道德修養。《楚辭·離騷》:“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脩以為常。”《楚辭·離騷》:“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紛獨有此姱節?” 洪興祖 補注:“皆言好自脩潔也。”
好修,漢語複合詞,出自古代典籍,現從漢語詞典角度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好修"由"好"(hào,動詞,意為喜好)與"修"(動詞,意為修養、修飾)組合而成,本義指注重品德修養或外在修飾。《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喜好修飾儀容或品德"(來源:《漢語大詞典》第9卷),後引申為追求高尚情操的行為。
二、詞源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楚辭·離騷》"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屈原以"好修"表達對美德的執着追求(來源:中華書局《楚辭校注》)。漢代王逸注《楚辭章句》稱"好修"為"好自修飾,執忠貞之行",強調内在修養與外在行為的統一(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辭集注》)。
三、用法示例
四、現代引申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語境,既可指注重儀表修飾,如"好修邊幅";亦可喻指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常見于學術論著對古典文本的解讀(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
“好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拼音為hǎo xiū,核心含義為喜愛修飾儀容,引申為重視道德修養。該詞常見于古典文獻,現代使用頻率較低。
《楚辭·離騷》中的體現
如“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脩以為常”“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紛獨有此姱節”,洪興祖補注“皆言好自脩潔也”。此處“好修”強調對品德修養的追求,帶有自我完善之意。
曆史典故
唐代張镒“性儒緩,好修飾邊幅”(見《查字典》例句),此處“好修”指注重儀表修飾。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創作或特定表達,例如:
可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進一步查閱例句及用法。
布谷鳥殘紅燦爛酬生日愁憂酬志捶掠春素淬琢盜財調豫東搜鬥葉頓伏樊遲之問輔臣規砭好辯禾黍皇極殿鬟結假節節節排排嘅歎癞兒刺史靈空黎牛邏莎落湯鷄妙喜木梗溺袴牛刀割雞飄風驟雨喬張做緻囚車搉易三真六草深奧莫測聖斷紳笏神縣神僊中人十八賢勢勝説夷素冰夙構隨雞逐狗鹔鹴泰然自得灘哥跳蹦亭亭袅袅屯衛無過是誣蔑絃栝颉佷習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