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締構 ”。
“締搆”是“締構”的異體寫法,二者含義相同,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經營開創(締造)
指國家、政權或事業的建立與開拓。例如:
建造(具體事物)
多用于描述建築或工程的修築。如《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匠人丁緩、李菊“締構既成”,指其建造技藝精湛。
引申為構思設計
用于文學、藝術等抽象領域的創作經營。如明代宋濂稱禅師修寺“締搆維勤”,強調其構思之用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語境,可參考《魏都賦》《西京雜記》等文獻。
締搆(dì gòu)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建立、組織”等意思。
締搆的偏旁部首是缶(fǒu)和扌(shǒu),共有12個筆畫。
締搆來源于古代漢語,是由締和搆兩個獨立的漢字組合而成。
締搆的繁體字為締構。
締搆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基本相似。
1. 她努力締搆了一個團隊,來完成這個項目。
2. 他的經驗和智慧使他成為締搆公司戰略的最好人選。
締搆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為新的詞語,如締約、締結、締造等。
締搆的近義詞有建立、組建、構築等。
締搆的反義詞有解散、拆除、解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