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汩喪的意思、汩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汩喪的解釋

淪喪。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五:“彼汩喪廉恥,廣為道徑者,不數年至公相矣,安用四至九卿哉!”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七:“﹝ 安石 ﹞擯老成,任新進,黷忠厚,崇浮薄,惡鯁正,樂諛佞,是以廉恥汩喪,風俗敗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汩喪”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詞義

“汩喪”意為淪喪、喪失,常用于描述道德、廉恥或社會風氣的敗壞。該詞由“汩”(本義為水流湍急,引申為擾亂、沉淪)與“喪”(失去)組合而成,強調某種品質或狀态的逐漸消逝。


二、文獻來源與用法

  1. 宋代典籍引用

    • 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五批評某些人“汩喪廉恥”,指其喪失道德底線卻能快速升遷。
    • 趙與時《賓退錄》卷七抨擊王安石變法導緻“廉恥汩喪,風俗敗壞”,暗指社會風氣的堕落。
  2. 語境特征
    多用于負面評價,常與“廉恥”“風俗”等詞搭配,體現對道德滑坡的批判。


三、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引用曆史評論時。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喪失”“敗壞”“淪喪”等更通用的詞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宋代曆史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汩喪的意思

汩喪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衰敗、垮掉、毀損、滅亡。它形容事物或人物破敗、頹廢、落寞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汩喪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水部,右邊是亡部。它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及繁體形式

汩喪是由古代漢字的演變而來。在繁體字中,汩喪的寫法為「澂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汩喪的寫法為「濊喪」。

例句

1. 這個國家陷入内亂後,經濟開始汩喪。

2. 他心力交瘁,容顔汩喪。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汩亂、汩沙

近義詞:悲慘、頹唐、凋敝、破敗

反義詞:興盛、發達、繁榮、興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