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意思、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解釋

謂良好的時機難得,不可錯過。《舊五代史·晉書·安重榮傳》:“仰認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難以違拒,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楊宗鏡 《話劇演員的懷念》:“現在農村正起着巨大的變化,你們應該去,應該馬上去,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是一個強調把握時機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時機難得且短暫,必須及時抓住,一旦錯過便難以重現。該成語通過“互文”手法,将“機”與“時”結合,突出機會的不可逆性。

二、出處與典故

  1. 文獻來源
    最早見于《舊五代史·晉書·安重榮傳》:“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安重榮借此勸谏君主把握政治時機,強調順應“天道人心”的重要性。

  2. 曆史典故
    據記載,漢初韓信滅齊後,謀士蒯通曾勸其自立為王,提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暗示三分天下的機會稍縱即逝。這一典故成為成語的典型應用案例。

三、用法與意義

四、近義詞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背景或例句,可參考《舊五代史》或相關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是一句成語,意思是遇到好的機會就不能錯過,時機一旦錯過就不再來了。這句話告誡人們要及時抓住機會,把握時機。

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時,其中木表示木頭的意思,時表示時間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目是四畫。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個成語的來源有兩個解釋。一種說法是出自《戰國策·魯策六》。另一種說法是出自《後漢書·馬援傳》。無論來源如何,它都成為了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用來表達把握機會的重要性。

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古時候,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有一些不同。其中「機」字寫作「幾」,表示工具或機關;「可」字寫作「可」,表示能夠、值得;「失」字寫作「㐄」,表示丢失、遺失;「時」字保持不變,表示時間;「再」字寫作「甚」,表示再次、重複。所以古時候這個成語的寫法是「幾可㐄,時不甚來」。

這個成語的一個例句是:他錯過了一次升職的機會,現在後悔莫及。他深深體會到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道理。

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相關的組詞有很多,比如「機會」「時機」「錯過」「抓住」「良機」等等。這些詞都與把握機會、抓住時機的意思相關。

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意思相近的成語有「時來運轉」「一勞永逸」「時不我待」等。而與其相反的成語有「分秒必争」「逝者如斯」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