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hallow]∶粗俗淺薄
學識鄙陋
(2) [ugly]∶丑陋
書迹鄙陋
(1).庸俗淺薄。有時亦用作謙詞。 漢 楊恽 《報孫會宗書》:“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過。” 唐 韓愈 《與華州李尚書書》:“為國自愛,副鄙陋拳拳之心。” 葉聖陶 《倪煥之》八:“最容易叫人感覺到的就是他們的鄙陋和少見多怪。”
(2).指淺陋之人。《後漢書·劉瑜傳》:“臣 瑜 自念東國鄙陋,得以 豐 沛 枝胤,被蒙復除,不給卒伍。”
(3).丑陋。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大王不以鄙陋寝容,願納以供箕箒之用。”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雜藝》:“ 北朝 喪亂之餘,書迹鄙陋。”
(4).簡陋荒僻。 金 王若虛 《鄜州龍興寺》:“ 鄜 為州在深山窮谷間,荒涼鄙陋,其風土固然。”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身毒國》:“鄰國皆尚繁華,以我國為鄙陋,故無侵犯。” 艾青 《村莊》詩:“自從我看見了都市的風景畫片,我就不再愛那鄙陋的杜莊了。”
“鄙陋”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解析
一、字義溯源
“鄙陋”為複合詞,由“鄙”與“陋”二字構成:
二字組合後,強化了“粗俗無知”與“環境/事物簡陋”的雙重含義。
二、權威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及《漢語大詞典》:
例:言辭鄙陋|鄙陋之見。
強調因缺乏教育或視野狹窄而表現的淺薄。
例:屋舍鄙陋|器物質材鄙陋。
形容事物在形式或功能上的粗糙、不精緻。
三、用法與語境
四、經典文獻例證
“科别其條,勿猥勿并,取之于術,慎其所出……非鄙陋所能究。”
此處“鄙陋”自謙才識不足。
“而宮室之侈,器用之華……視彼鄙陋,何啻天淵。”
對比宮廷奢華與民間簡陋。
五、語義演變
先秦時期“鄙”多指地理邊遠(如《左傳》“鄙在荊蠻”),漢代後漸重道德評價;“陋”從空間狹窄轉向能力/見識缺陷。至唐宋,“鄙陋”複合詞定型,兼具物質與精神層面的貶義。
參考資料
“鄙陋”是一個形容詞,通常用于形容見識淺薄、學識不足或言行粗俗,屬于貶義詞。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等來源。
寶鎮裁處長鬣觇知抽鬥川水刺填大謀遞籍冬華東勞西燕段太尉逸事狀煩溷分為富而好禮龜堞幻方講座節簡饑枯靜定浄利迥古酒經酒直摳索老人星圖略微領戲留動柳陌花衢落斧落葉駡娘民伍密遣木柺木乳餅木胎嬭牙難诘難舍難分濘滑佩劍鬐甲瓊立嘁嘁奇突榮牒容聲入不敷出沙發施遺肆侈偉博偉節溫泔清溫州亂彈窩囊相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