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氮”的通稱。
氮氣(化學式N₂)是空氣中含量最豐富的氣體,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發現 氮氣是由兩個氮原子通過共價鍵結合而成的雙原子分子,化學性質穩定。1772年由瑞典科學家舍勒發現,其英文名“nitrogen”源自希臘語“硝石組成者”。
2. 物理性質
3. 化學性質
4. 存在與制備
5. 應用領域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權威來源,完整内容可參考相關化學資料或百科條目。
氮氣(dàn qì)是指一種常見的氣體,化學符號為N2,分子式為N≡N,是由2個氮原子組成的雙原子分子氣體。氮氣在自然界中以78%的比例存在于大氣中,是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氣體之一。
氮氣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左邊的“氣”屬于“氣”字的部首,表示與氣體有關。右邊的“氮”字是整個詞彙的核心,表示氮元素。根據漢字的編碼規則,可以計算出“氮”字的總筆畫數為5。
“氮氣”一詞起源于拉丁語“nitrogenium”,由拉丁詞根“nitro-”(指硝石)和“-genium”(指生成)組合而成,表示“生成硝石的物質”。這是因為早期化學家發現,氮氣參與了形成硝石(即硝酸鹽)的過程。
“氮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為「氮氣」。
古代漢字中“氮”字的寫法多種多樣,例如:
1. 實驗室中使用氮氣冷卻樣品。
2. 工業生産中,氮氣被廣泛用于防止食物氧化變質。
氮氣化合物、氮氣源、氮氣循環、氮氣壓力
無氧氣體
氧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