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鈞制造陶器。比喻造就。 宋 蘇轼 《謝韓舍人啟》:“将天下實被其鈞陶,豈一夫獨遂其私願。”一本作“ 休功 ”。 元 雅琥 《送王繼學參政赴上都奏選》詩:“參相登朝引列曹,三千碩士在鈞陶。”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記王轸父家書事》:“臣瞻仰清光,鈞陶聖化,心同犬馬,願攄報效之誠。”
(2).指秉持國政者。 宋 葉適 《賀葉丞相啟》:“外合搢紳之公言,内慰鈞陶之私願。”
“鈞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本義與比喻義
原指“用鈞(制陶工具)制造陶器”,後引申為培養、造就人才的比喻。例如元代雅琥的詩句“三千碩士在鈞陶”,即以制陶比喻人才培育。
政治引申義
代指秉持國政者或執政者的治理行為,強調其對國家與人才的影響。如明代葉盛提及“鈞陶聖化”,即指執政者通過教化治理國家。
文學引用示例
該詞兼具具體工藝與抽象治理的雙重意象,常見于古典文獻中。
《鈞陶》(jūn táo)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用爐火燒制的陶器。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鈞”和“陶”。下面将介紹這兩個部分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
① “鈞”是由“金”這個部首和“軍”字旁構成,它的拆分部首是“金”,有8個筆畫。
② “陶”是由“阜”這個部首和“水”字旁構成,它的拆分部首是“阜”,有9個筆畫。
《鈞陶》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商代時期的一種名貴瓷器。在古代,用爐火燒制的陶器與普通陶器相比,具有更高的品質和價值。因此,人們将這種精美的陶器稱為“鈞陶”,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一切用爐火燒制的陶器的專有名詞。
繁體字“鈞陶”為「駿陶」,它們的用法和意思與簡體字相同,隻是書寫形式有所區别。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鈞陶”一詞的寫法為「鈞陶」,但其意思和用法與現代相同。
1. 這個博物館展示了許多古代的鈞陶作品。
2. 他從古代遺址中發現了一些稀世珍寶,包括鈞陶壺。
造句、器陶、釉陶、陶瓷、陶藝
瓷器、陶器、陶瓷
古銅器、金器、玉器
【别人正在浏覽】